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70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70节(2 / 2)

看完奏疏之后,陈景恪相当无语。

原来那边的人这么早就开始乱认祖宗了吗?

新罗真是悲催啊。

大唐灭了百济和高句丽,让他捡漏一统了半岛。

打死他都想不到,后世子孙竟然认了死敌当祖宗,反而把他这个真祖宗给抛弃了。

得知了事情的缘由,他心中的石头彻底落地。

方孝孺还是挺靠谱的吗,没辜负对他的培养。

“陛下、殿下,我以为此事可行,且当行。”

朱元璋问道:“你就不怕他们真是高句丽后裔?”

陈景恪回道:“当年唐朝从辽东迁徙百万人口进入中原,高句丽大部分人口都在其中。”

“剩下的一部分融入了靺鞨、契丹等部落,还有一部分人口确实被新罗吸纳,但数量已经不多了。”

“新罗最后摘了大唐的果子,这是史书上白纸黑字写着的,做不了假。”

说到这里,他露出一丝冷笑,说道:“如果真能查出谁是高句丽后人,岂不是更好。”

“直接送他们去见他们的老祖宗好了。”

“哈哈……”朱元璋大笑道:“这个方法好,那就给朱梓回信,同意编写朝鲜史。”

陈景恪提醒道:“如果可以,让他们将所能查阅到的史料,全部抄录一份送回大明。”

这些就是将来研究辽东人文历史发展变迁的依据。

朱元璋自然也不会反对,一并写进了旨意里。

之后几人又聊了一下辽东和半岛的情况,主要是辽东方面,确定了未来一年的战略计划。

蓝玉挂帅,从辽东远征漠北。

“辽东大军只撤回了十万,还有二十五万镇守当地。”

“明年初留五万镇守辽东和朝鲜王国,蓝玉可直接统帅其余二十万出征。”

陈景恪疑惑的道:“那应该让永昌侯留在辽东整训军备才是,为何让他回京了?”

朱元璋无奈的道:“咱也是这么想的,利用这几个月空闲时间,好好的整训一下军队。”

“但他非要回来,说是一年没见过俩儿子了,茶饭不思夜不能寐……”

“还说什么不让他回来,他就活不下去了。”

“你说咱能怎么办?只能让他回来瞅一眼。”

陈景恪:“……”

朱标也很无语的摇了摇头,不过还是出声帮忙解围道:

“老年得子,人之常情。让他回来看一看,也能安心为国效力。”

“我已经与他说过了,半个月后就出发前往辽东,不可耽搁了战事。”

第260章 给你封个猴儿吧

对于蓝玉非要回家看儿子的行为,朱元璋内心其实并不生气。

原因很简单,你蓝玉越重视这俩儿子,就越容易被拿捏。

当然,前提是不要延误战事。

辽东之战刚刚结束,将士们正需要休息,他留不留在辽东影响并不大。

趁着寒冬回来看看也好。

只要他自己不嫌折腾就行。

所以众人也都没多谈此事,而是将话题转向了册封军功上面。

中低级军官的封赏,自有五军都督府、兵部和礼部共同拟定,高级将领就需要朱元璋拍板了。

首先自然是冯胜的,爵位是不能动了,开国公已经封无可封。

唯一还能升的就是勋,从第八级护军升到第九级柱国。

朱元璋考虑再三,最终还是决定暂时不封。

他是这么对朱标说的:“咱再封他,等你继位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了。”

“所以咱就再压一压他,将来再由你给他加封柱国吧。”

朱标除了谢恩,还能说啥。

于是冯胜得的好处就是财物方面的赏赐。

蓝玉的封赏也是财物,能不能更进一步,就看明年远征漠北的战果了。 ', ' '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