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81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81节(2 / 2)

“希望他们君臣能善始善终吧。”

朱元璋不在意的道:“儿孙自有儿孙福,那时咱们早已经是冢中枯骨了,操这个心做什么。”

“不过他能知道张弛有度的道理,应当也知道如何保全自身,咱们就别瞎担心了。”

马皇后点点头,说道:“雄英心中有股气,想要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。”

“景恪以前行事更是雷厉风行。”

“我就怕他们两个做事太冲动,反而坏了大事。”

“现在我已无忧矣。”

朱元璋点点头,也非常认同这个说法。

然后他又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:“既然接下来五年以休养生息为主,咱是不是可以让位给标儿了。”

马皇后哭笑不得的道:“你就这么不想当这个皇帝?”

朱元璋连忙摇头道:“妹子你是懂咱的,不是不想当这个皇帝,而是该让了。”

“这五年朝廷也不是什么都不做,陈景恪说要深化革新。”

“可是现在咱已经无法理解他的革新了,再坐在这个位置上就是拖后腿。”

“让标儿来当皇帝,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大展拳脚。”

“而且皇位更替必然会带来朝野动荡。”

虽然朱元璋和朱标两父子共用一套班子,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,有些位置还是要换人的。

而换人就必然会带来一些政局的动荡。

现在朝廷要休养生息,能将这种动荡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
“等修养生息结束,朝廷必然会有大动作。”

“到那个时候再换皇帝,会影响到朝廷大计的。”

马皇后也被他说服了,微微颔首道:“你考虑的也不无道理。”

“不过你也说了,换皇帝是一件大事,不能仓促而行。”

“这样吧,先找个机会让标儿监国。”

“等再过上一年半载的,如果局势稳定,你就顺势传位给他。”

朱元璋说道:“这个法子好,就这么办了。”

夫妻俩关起门就这样商量好了国家的未来。

-----------------

船队很快就来到洛阳,远远的就看到一座高大巍峨的城池,犹如一座大山横跨在伊洛二水之上。

船上也响起了一阵阵惊呼声。

朱元璋眼睛也有些发直,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洛阳城。

早就知道新城规模宏大,还要数倍于应天城,真正看到了才知道差距到底有多大。

陈景恪也倍感骄傲,这座城可是他亲自参与设计的。

百万人规模的大都市,再往前追溯也就只有唐长安城了。

这时,一支规模较小的船队从洛阳城驶出,很快就来到他们面前。

正是太子朱标,率领先一步到达的文武百官,前来迎接圣驾。

一番见礼之后,朱元璋赞道:

“好好好,新都标儿你修的好啊,这才是天朝上国应有的气象。”

之后一行人没有直接去皇宫,而是乘船绕着城池观看起来。

城墙高达八到十米,顶部宽六到八米。

墙体分两部分,一为内芯,以水泥浇筑而成。二为外墙皮,用砖砌而成。

水泥外面包砖,一是为了美观,二是修缮方便,三是延缓水泥老化。

进入内城,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条笔直的大道,名为承天大道,直通皇宫承天门(天安门)。

这条道路一看就知道,借鉴了唐长安城朱雀大街的创意。

此时承天大道两侧挤满了前来迎接的百姓。

朱元璋换乘御辇,从承天大道直入皇宫。

同乘的则是马皇后、朱标和朱雄英三人。

其他人关系就算是再亲近的,也只能跟在后面。

皇宫就没什么可说的了,就是仿照应天皇宫修建而成,样式布局几乎一模一样。 ', ' '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