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34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34节(1 / 2)

(' “这其中的度该如何拿捏,就是你这个户部尚书的责任了。”

邱广安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铺面而来,又要保证粮食生产,又不能一刀切。

难。

陈景恪笑道:“怎么,怕了?”

邱广安摇摇头,深吸口气说道:“怕,我就怕事情太简单,没有成就感。”

“现在朝廷变革不断,正是我辈大展拳脚的时候,又岂能畏惧不前。”

说到这里,他感慨的道:“没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,我一直觉得别人都是尸位素餐之辈。”

“换我来,一定能大展拳脚,干出一番大事业。”

“真坐在这个位置上才知道,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。”

“按部就班的将事情处理好,就已经需要耗尽全身力气,哪还有什么精力去干别的。”

“最难的还是不知道自己所思所想是否正确,害怕去做了酿成大祸。”

“好不容易爬到这个位置,只想着全身而退,不想以身犯险。”

“索性就什么都不去做,按部就班萧规曹随,永远都不会错。”

“我最佩服的不是你的才华,而是你敢于去施展自己的才华。”

“左右国朝制度,决定亿万黎民生死,这种勇气世上屈指可数。”

这一番吹捧,陈景恪也不禁有些飘飘然,笑道:

“可能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。”

两人又谈了一会儿,邱广安起身告辞。

他自觉这一趟来的很值,打探到了很多朝廷的动向,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也有了明确目标。

他自信能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,干出一番成绩。

陈景恪将他送到大门口才返回,屁股还没挨着椅子,就见福清陪着父母有说有笑的走了进来。

他又起身迎接:“怎么样,热闹吧?”

冯氏滔滔不绝的道:“热闹,太热闹了。全洛阳的人都去了,承天大道被挤的水泄不通。”

朝廷在承天大道办了一个展览会,把海外的奇珍异兽放在那里,供大家参观。

福清笑吟吟的道:“如此多海外奇珍异宝,任由百姓参观,可不就是很热闹。”

冯氏说道:“是啊,宝贝太多了,眼睛都不够用了。”

福清说道:“要是母亲喜欢,回头我去宫里拿几件回来。”

冯氏摇头道:“那东西看看就行了,带身上怕丢了,藏家里怕被人偷,要它做什么。”

陈远在一旁说道:“那些东西有啥好看的,还是猛兽好玩,那狮子头和斗一般大,要是能驯服……”

冯氏没好气的道:“咋,你还想养一头?”

陈远赌气的道:“养一头又咋了,明天我就找陛下讨一头回来。”

冯氏怼道:“去吧去吧,你被吃了正好,省的我看到你糟心。”

陈远:“……”

“不可理喻,我不和你说了……晚饭也不用喊我了。”

说完就往后院走。

冯氏拔腿跟了上去:“为啥不和我说,晚饭你想不吃就不吃吗,饿坏了还不是要我伺候……”

看着两口子离去的背影,陈景恪相当无语。

以前两口子也没这样啊,怎么年龄越大就越喜欢抬杠了。

当面抬杠气的不行,一会见不到人又开始到处找。

可能这就是少年夫妻老来伴吧。

福清羡慕的道:“希望我们老了,也能如爹娘这般……”

陈景恪暗暗摇头,他无法理解吵来吵去有什么意思。

表达感情的方法很多,没必要非用这种吧?

当然,这话他肯定是不会说出来的。

随着年龄的不同,心态也会出现变化,万一自己老了也变成这样了呢。

谨防回旋镖。

最近大明最热闹的事情,不是过年,也不是要对北元用兵,而是远洋商队的返回。

那些奇珍异宝,确实闪瞎了大家的眼睛。

关于要不要下西洋的争论,也消停了下来。

陈景恪是知道为何朱棣时期,群臣反对下西洋的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