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44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44节(2 / 2)

“谢陛下洪恩,谢陛下洪恩……”

“草民代百万妈祖信众起誓,必将终生致力于传播妈祖信仰。”

陈景恪提醒道:“不只是妈祖信仰,妈祖也是我华夏神灵。”

“你们应该传播华夏思想,向四方宣扬大明的恩德。”

毕良节连忙改口:“是,草民知道了。草民一定教化四方信徒,使其明了华夏大义,知道大明天子恩德。”

陈景恪又表扬了几句,就让他退下了。

然后目视佛道两家众人,说道:“诸位以为如何?”

第301章 你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

看着沉默不语的众人,陈景恪说道:“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今何在?”

“儒墨法道四大显学,墨家在秦一统后百年内就迅速消亡。”

“法家也随后没落,道家现在只能依附于儒家苟延残喘。”

张宇初等人有些尴尬,道教脱胎于道家,可对弘扬道家学问却没有多少贡献。

“诸子百家都能消亡,强如墨法道都能没落,道教和佛教也一样可以消失。”

“西汉以前不曾有佛道二教,大明以后也可以没有。”

人群出现了一些骚动,不过很快就安静下来。

“知道为什么百家会消亡,墨法道会没落吗?”

“你们是不是以为,是儒家太强,将他们给击败了?”

“我告诉你们,这个想法是错的。”

“真正决定他们兴亡的不在于他们本身如何,而在于朝廷是否需要他们。”

“朝廷需要,他们就可以兴盛。朝廷不需要,他们就会没落乃至消亡。”

“那么我再问一次,佛道两教对朝廷有什么用?”

“阿弥陀佛。”法正低声宣了一声佛号。

张宇初表情也非常凝重。

陈景恪充满鄙夷的道:“至少现在我看不到佛道对朝廷有什么用。”

“看到的都是你们如何祸国殃民,如何掏空国家的底子,最后加剧矛盾导致国家灭亡。”

“不要觉得自己多么重要,没了你们会有新的宗教出现,接替你们的位置。”

“而且新宗教比你们更听话,更能为朝廷做出贡献。”

如果是一开始,佛道两家肯定会嗤之以鼻。

这千年来灭佛毁道的朝廷多了去了,那些王朝都消失了,我佛道两家照样存在。

然而,看了看旁边人畜无害的毕良节等人,他们只觉得心情沉重。

陈景恪眼神里闪过一抹笑意,要的就是你们恐惧。

“不要把因果关系搞反了,不是朝廷离不开你们,也不是朝廷需要你们的帮助。”

“而是你们必须向朝廷证明自己的价值,给朝廷一个让你们存在下去的理由。”

“阿弥陀佛。”法正郑重的道:“谢施主指点迷津,我佛教愿深入民间,宣扬吾皇仁德。”

张宇初也立即表态道:“道教立即就可以展开行动,请陈伴读拭目以待。”

其他各派也纷纷表示,愿意为大明效力。

陈景恪摊摊手,说道:“看,现在不是很好吗。”

“什么教义规定你们要清静无为,都是放屁。”

“就是好日子过的太多,不愿意去吃苦。”

“当年佛教先贤一步一个脚印,将佛法从天竺传到中土。”

“玄奘大师步行数万里,耗时十七年从天竺取回佛经。”

“道教也不缺此等义士,若当年张天师不传教,哪来的道教?”

“百年前长春子丘处机真人,以七十四岁高龄远赴西域面见成吉思汗,为全真为道教争取来了大兴的机会。”

“不论是佛还是道,从来都不缺乏传教的勇气,只看你们愿不愿意。”

张宇初羞愧的道:“陈伴读教训的是,我道教定重拾先辈勇气,布道天下。”

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,但永远都不要小瞧人在绝望之下爆发出来的潜力。

为了生存,佛道两家必然会修改自己的教义,让自己更加的有侵略性。

如果他们不改,那陈景恪不介意换一家听话又好用的宗教上来。 ', ' '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