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“方才我们说了先秦的情况,夏商周将权力下放给诸侯国,也将问题和矛盾下移了。”
“诸侯国不论怎么乱,都只能局限在一地,无法波及更大范围。”
“秦朝大一统采取郡县制,权力尽归中央,责任和矛盾也全部都集中在了一起。”
“很多原本局限于地方的矛盾,变成了系统性的矛盾。”
“形象一点说,封建制就像是一个个单独的圆。”
“单个圆里面发生的事情,和别的圆关系不大。”
“单个圆内部出问题维持不下去崩溃了,对周围的圆影响也不大。”
“更无法影响到作为宗主国的夏商周。”
“所以,夏商周国祚绵长。”
“而大一统王朝,所有的圆环环相扣,形成了一个整体。”
“某一个圆出了问题,必然会波及到其它的圆。”
“如果出问题的圆多了,就会造成系统性动荡乃至崩溃。”
“比如贪腐,封建制时期,权贵官僚再怎么贪也只能在自己的国家贪。”
“可是大一统王朝,很可能会演变成全国性贪腐集团。”
朱元璋马上就想到了赵瑁案,这就是最典型的系统性贪腐问题了。
“土地兼并,被视为王朝覆灭的第一大原因。”
“在封建制时期,权贵再怎么兼并土地,那也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进行。”
“跑到别的国家去搞兼并,那就是嫌活的太长了。”
“大一统王朝的土地兼并,也同样是全国性的。”
“再比如,某地发生了饥荒,如果朝廷不能及时救济,灾民就会逃到别的地方去求生。”
“有人造反,也不会在局限于当地,而是全国四处流窜。”
“不论是流民还是流匪,都会对所过之处造成危害。”
“如果朝廷无法及时解决这些问题,很可能会导致全国大乱,最终王朝覆灭。”
朱元璋恍然大悟:“原来如此,矛盾下移,系统性矛盾,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答案。”
朱标也连连点头,关于这个问题,已经有无数人讨论过。
也有无数人去解析,试图找到真正答案。
这也是复古派最大的依据,夏商周国祚长,复古自然是好的。
可你要问他们夏商周为什么国祚长,要么回答不出来,要么答案五花八门。
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完全不同,但听起来却非常靠谱的答案。
但还有一个人非常不满,那就是朱雄英。
“按照这个理论,国祚长短和佛道两家没有任何关系啊。”
“方才你为何还要说,和他们有一定关系呢?”
第303章 阶梯性收税
面对朱雄英的疑问,陈景恪给出的答案是:
“食利阶层。”
这个概念之前陈景恪给他们讲过,朱标马上就猜到了他要说什么:
“佛道不事生产,不用缴纳赋税,却享受万民供奉,肆意兼并土地财富。”
“导致兼并加剧,加重了王朝的负担,致使王朝更快的走向灭亡。”
陈景恪颔首道:“殿下英明。”
“先秦时期阶级高度固化,食利阶层相对简单,就是权贵阶层。”
“秦朝大一统之后,食利阶层变多了。”
“权贵官僚、士绅地主、豪强豪商……都是食利阶层。”
“这么多食利阶层上下其手,财富和土地的兼并速度加快了很多倍。”
“一个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,七成的土地掌握在朝廷和百姓手里。”
“最多百年,就被兼并的差不多了。”
“接下来就开始走下坡路,再坚持个一两百年就无力回天了。”
“即便出现一两个中兴之主,也只能稍稍缓解一下矛盾,无力扭转大局。”
“佛道也是食利阶层,他们的出现加速了土地和财富兼并速度。”
“将大一统之后的王朝短寿归结于佛道,是不公平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