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63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63节(1 / 2)

(' 甲:“你听说了吗,二狗子被放出来了。”

乙:“二狗子?那是谁?”

丙:“就是五年前因为典妻拒不悔改,被抓的那个赌徒。”

乙:“哦……原来是他,这种人就应该处死,还放出来不是祸害人吗。”

丙:“话不能这么说,他婆娘一个人拉扯孩子,还要赡养父母,挺不容易的。如果他能洗心革面……”

乙:“嘁……指望这种人洗心革面,那不如指望河水倒流。”

“他婆娘虽然不容易,但朝廷分了五十亩地给他们家,父母身子骨还硬朗能帮衬着干活。”

“两个孩子也快拉扯大了,苦点累点日子还能过得去。”

“现在他出来,指不定怎么祸害一家子呢。”

丙:“哎,谁说不是呢。”

甲:“话也不能这么说……我七舅姥爷他三外甥的小舅子的连襟的兄弟,在衙门当差。”

“据他说,乡令放话了谁再敢和二狗子赌,就让差役天天去查谁家。”

“还给了二狗子婆娘一张条子,以后他们家他婆娘说了算。”

“还给他的两个儿子特批,如果他再敢胡闹,允许两个儿子把他捆起来送官。”

乙:“如果真能这样就好了,他婆娘也是可怜人啊。”

甲、丙都附和的道:“是啊,也就朝廷禁止典妻,还给百姓分地,要不然她婆娘早就被折腾没了。”

“新政好啊,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。”

“尤其是那个摊丁入亩……要搁以前,咱们这些泥腿子不是干活就是服役,哪有时间在这里闲聊。”

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讨论,述说着新政的好。

在隔壁桌,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单独坐在这里,他面上平静,心中却情绪翻滚难以平静。

少年正是游历天下增长见闻的叶云流。

对于新政,他也有自己的看法。

更确切的说,作为士绅阶层,他受身边人的影响,曾经对新政多有不满。

但他的曾祖父叶兑却是新政的坚定拥护者。

认为是万世之法,大明要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。

也因此,叶兑对于曾经当了儒家帮凶,针对陈景恪的事情,充满了懊悔。

如此大才,自己竟然为了利益去针对。

实在是晚节不保啊。

叶云流却很是不解。

周围人都说新政不当人,与民争利,损害百姓利益。

叶家自身也是新政的受害者,受到的约束更大了,缴纳的赋税也变多了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曾祖父为何还要说新政好呢?

于是,叶兑就全面为他剖析了新政。

他那位便宜老师方孝孺,也经常从朝鲜王国寄信回来,帮他解答各种疑惑。

让他对新政有了更全面的了解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他对家国天下的概念也逐渐形成。

然而叶兑自己对部分政策的认识也很有限,甚至无法理解。

比如放宽对人口的限制,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,导致各城市犯罪数量剧增。

他不明白,这么明显的危害,朝廷就看不到?

不过他并没有就此反对,而是采取观望的态度。

他对叶云流的解释是:“从既往的政策来看,朝廷是有全盘计划的。”

“现在我们没看懂,可能是因为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。”

“多观察,过上几年还是看不到作用,再反对也不迟。”

叶云流虽然年轻,却也很认同这个观点。

多观察,谋而后定,就算反对也能有更充足的证据。

去年叶兑寿寝正终,临走前还特意叫来一群见证人,提前为叶云流加冠。

并当众宣布,让他守孝半年,就启程去朝鲜王国找方孝孺进学。

还叮嘱他不要直接去,一路上多走走多看看。

古代对丧葬看的非常重,作为最受器重的曾孙,叶云流是要守三年孝的。

但他现在正是进学的年龄,在家耽搁三年很可能一生就耽误了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