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“否则,最后都会沦为君主个人的文治武功,最后人亡政息。”
“汉唐的经历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”
汉唐因为君主个人对文治武功的追求,选择了对外扩张,打下了辽阔的疆土。
然而因为缺乏相应的思想做指导,最后又回归了保守。
“现在的儒家思想,太过于保守,已经无法满足大明的需要了。”
“所以,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全新的,能满足我们需求的思想。”
闻言,朱棡似有所悟。
朱棣和朱橚则一脸懵逼。
什么司法独立?什么新思想?你在说什么啊?
马皇后继续问道:“新思想是什么样子的?你可有头绪?”
陈景恪微微颔首,说道:“已经有了一些想法。”
朱元璋精神一振,追问道:“什么想法,快和咱说说。”
朱标和朱雄英,也竖起了耳朵。
陈景恪斟酌了一下,说道:“新思想不能凭空出现,否则会和华夏文化相冲突。”
“解决这种冲突,就需要耗费我们大量精力,可谓得不偿失。”
“所以,最好在华夏原有思想上推陈出新。”
“儒家思想是最合适的,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,非常符合华夏人的传统习俗。”
“这个优点,我们不能抛弃。”
朱元璋有些急切的道:“你说的这些咱都知道,直接说怎么改吧。”
陈景恪有些无奈,不再做过多讲解,直入主题的道:
“给儒家制定一个更宏伟的终极目标。”
“然后围绕这个目标,重新解释儒家思想。”
第318章 他怎么舍得的啊?
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,为了个人的荣辱,人们可以不顾生死。”
“但还有一种东西,能使人爆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,那就是正义。”
“华夏文明对正义的追求是贯穿始终的……”
“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,他可以牺牲一切。”
“当一个群体和组织认为自己是正义的,就能爆发出惊人的活力和凝聚力。”
“所以,我们的新思想必须是伟大的,是崇高的。”
“它不是为了某一个人,某一个群体而存在,而是为了追求全人类的福祉。”
众人不明觉厉,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崇高的思想吗?
朱雄英却脱口而出道:“大同世界。”
陈景恪心道,没白教你那么多:“正是大同世界。”
大同世界出自《礼记·礼运》:
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
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,男有分,女有归。
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已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已。
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。
是谓大同。
可以说,大同世界是儒家思想构建的终极理想世界。
只是因为太不现实,很少有人真的把它当回事儿。
就连儒家自己都不怎么提这玩意儿。
前世康有为倒是想在这方面做文章,只是他屁股太歪,最终失败了。
之前陈景恪就给朱元璋他们讲过大同世界,只是他们也一样没有当真。
这不过是儒家幻想出来的,咋可能存在。
到了现在,朱元璋依然不信:“这东西……真的有人信吗?”
陈景恪反问道:“道教的天庭,佛家的净土,岂不是更虚无缥缈,天下人为何愿意相信?”
朱元璋反驳道:“宗教不同,它们是靠愚弄百姓获取信仰的……”
陈景恪摇摇头,说道:“百姓愿意相信它们存在,是因为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