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89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89节(1 / 2)

(' 这样简单且简陋的计划,古代的官吏应该能执行的吧?

被李善长和徐达这么一解析,他才知道自己又想当然了。

他太高估这个时代行政系统的能力了。

不是个人的能力,是行政系统的能力。

这个年代的行政系统,就只有两个职能,安民和收税。

架构也完全是为这两个任务而设。

这样的行政体系,如何低估它的能力都不为过。

就拿基建来说。

前世每一个地方政府,都在不遗余力的修桥铺路、建设水利设施,搞各种基建。

大家见的太多了,下意识的认为这是官僚的基本素质。

甚至有人会认为,这是为了方便贪钱什么的。

然而,这些公共设施是否方便了大家的出行?

我们都是受益者。

事实上,这是我国的行政体系要求他们这么做的。

全世界不敢说只有我们会这么要求官吏,但大部分国家的行政系统,都没有这方面的要求。

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不少有作为的官吏,修桥铺路,建设水利设施等等。

但这些成绩是官吏个人能力的体现,不是行政系统对他们的要求。

这其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。

行政系统要求他们去做,所有的官僚都会去做,会变成普遍行为。

就比如前世的大规模基建。

行政系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,愿意这么做的官僚凤毛麟角。

培训官僚的系统,也不会教他们这些东西。

不要求他们这么做,也不教他们这些东西,他们又怎么会去做?

翻一翻历史书就知道,几千年历史,愿意在基建上下功夫的官吏有几个?

正因为少,一旦有人这么做了才会被历史记录下来,被后人赞颂。

至此陈景恪才明白,自己的这份计划,对古代的行政系统意味着什么。

想要实施这项计划,就要对行政体系进行重塑。

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,他也在想办法补救。

然后一个词情不自禁的浮现在脑海里,特区。

先划分一个区域当试点,成功之后还可以作为教学区,系统的培养新型官吏。

不过此事还不着急,事情要一点一点来。

先把工作计划落实了再说。

而且关于特区计划,他也只是有了一个想法,具体怎么做还需要仔细考虑。

-----------------

对于地方官吏的要求不能太高,朝廷要主动降低计划的复杂性和难度。

但对于内阁成员来说就不一样了。

他们必须全面理解这份政府工作计划,并为后续的全面实施做准备。

对于邱广安他们来说,要学的还有很多。

或者说,基本相当于是重头开始学了。

陈景恪教他们统筹协调全国资源,徐达和李善长教他们如何去实现。

教学生有多考验人的脾气,只有干过的才知道。

陈景恪和徐达还好,他们性格本来就比较内敛,尽管有时候很上头,还是能克制住的。

李善长就不一样了,他本就自视甚高缺少容人之量。

虽然经历种种波折之后有所改善,但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。

一开始他还能强行控制脾气,后来就忍不住了,开始发挥毒舌本能。

把内阁一众成员喷的瑟瑟发抖。

换成以前,大家早就撂挑子不干了。

老子不学也不受你这个气。

然而,李善长是真的在用心教,没有丝毫藏私,也无关争权夺利。

生气也不是故意羞辱他们,而是本性使然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