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他有条不紊的安排好一切,在场的众人都知道,另一场变革已经拉开了帷幕。
陈景恪私下给这场变革取了个名字:大分封。
这次分封的不只是皇子,还包括功勋。
是的,功勋也一并海外分封。
当然,目前只分封顶级勋贵,剩下的还要看他们是否努力。
虽然朱元璋一直没有明说,他是如何说服勋贵无条件支持朝廷改革的。
但事情到了这一步,如果陈景恪还猜不到,那就太蠢了。
除了分封,还有什么能让勋贵集团自损利益,支持朝廷改革的?
那可是真正的诸侯国,是建立宗庙的资格,是真真正正的世袭罔替。
在它面前,所有的利益都变得一文不值了。
朱元璋为什么舍得给异性诸侯封国?
原因很简单,世界实在太大了。
在很久以前,陈景恪就引导他去探索世界。
那张‘大明混一图’,可是包括了整个亚欧非三大陆。
如此庞大的领土,皇家就算再能生也无法全部占据。
当然,如果没有帝国计划,朱元璋依然不会分封异性诸侯王。
毕竟这个口子开的时候很容易,一旦实施了就很容易失控。
谁都不知道诸侯国互相兼并之后,会不会诞生一个强大的国家,反过来将大明给吞噬了。
夏商周不都是这么灭亡的吗。
可是帝国计划的出现,改变了他的想法。
这个计划注定了,大明要在海外建立数量庞大的诸侯国。
与其把这个位置留给异族,还不如分封给大明的功勋。
异族诸侯国随时都有背叛的可能,功勋诸侯国至少几代人不用担心会叛变。
而且朝廷还能用分封和勋贵们进行利益交换,获得他们的支持,进行很多激进的改革。
这个想法自然不是他一个人决定的,马皇后和朱标也出力甚多。
一家三口最终敲定了这个计划。
这也是为何,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,能无视所有阻碍进行改革的原因。
事实也证明,他们的想法是可行的。
而现在,也是时候兑现当初的承诺了,否则勋贵们也会怀疑老朱是不是在忽悠他们了。
这也是为何李善长和徐达会如此兴奋的原因。
-----------------
第二天,朱标下旨恢复朱樉的秦王爵位,并下旨重建秦王卫队。
此举不出意外的,遭到了群臣的反对。
第340章 无题
事实上,朱樉的事情群臣早就看在眼里了。
但之前朱标并未下旨恢复他的爵位,群臣也不好多说什么。
毕竟那也是朱元璋和马娘娘的嫡亲血脉,总不能真关一辈子吧。
朱标这个当兄长的登基,稍微给他一点自由,是可以理解的。
显得他这个皇帝和兄长宽仁顾念亲情。
不过群臣也已经做好了准备,一旦皇帝想恢复朱樉的爵位,他们就上书阻止。
准备这么做的不只是文官,还包括勋贵。
倒不是他们有私心之类的,而是朱樉的行为太非人了,还犯了忌讳。
残害那么多无辜百姓,还把皇帝气出病,尤其是后者绝不能姑息。
今天赦免了朱樉,那以后有皇亲把皇帝气死了怎么办?
所以等朱标的复爵旨意下达,早有准备的群臣纷纷上书劝谏。
礼法不可废,绝不能恢复朱樉的爵位。
而且他们还拿出了《皇明祖训》:虽亲信如骨肉,朝夕相见,犹当警备于心。
这可是太上皇立下的规矩,陛下您可不能糊涂啊。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