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陈景恪和朱橚建立医学院的消息传出后,全国各地都有医师,不约而同的启程前来共襄盛举。
其中不乏当地名医。
得知个中缘由福清深受感动,她终于有些理解陈景恪了。
事实上,从成婚到现在,她始终无法理解陈景恪的许多作为。
比如各种学问,无私的分享给所有人,从来都没有想过将某些学问留给子孙。
比如,对子女似乎也没有特别的期盼,成婚这么多年没有孩子,他竟然一点都不着急。
一开始她还以为他是为了宽她的心,后来发现是真的不怎么在意。
在重视血脉传承的年代,这种想法太不可思议了。
尤其是他所处的位置,这种想法还很危险。
她将这一点牢牢藏在了心里,从不敢对外人说起。
在朱元璋、马娘娘和亲生母亲面前,她总是说陈景恪也很着急,只是不在人前表现出来而已。
现在,她似乎有些明白是为什么了。
要说血脉传承……有几个人能说出曾祖父的名字?
族谱能传承到现在还没有断绝的,又有几家?
得益于写了幻游记,让她对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在那本书的设定里,化光消失的往往是血脉传承者。
靠思想文化传承的大贤,才是黄泉世界真正永恒的存在。
相比于血脉传承,思想传承才更加的恒久远,这就是三不朽的真正伟大之处。
自家丈夫追求的就是三不朽。
和一群志同道合者,为一个大目标前进,人生还有比这更快意的事情吗?
但……理解归理解,她还是希望有属于自己的孩子。
两者并不冲突,不是吗。
讲师的问题就这样意外的解决了,让福清长舒了口气。
不过这些讲师并不能直接上岗,要先经过系统培训才行。
这个工作就交给朱橚的团队,他们早就做好了相关准备。
然后就是教材方面,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。
陈景恪的《防疫手册》《防虫论》,朱橚的《外科手术基础知识》。
再加上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难经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等十部传统医家名著。
成了医学院第一版教材。
至于更加专业的新版教材,还在总结编撰之中。
-----------------
福清如此抛头露面,确实引起了部分人的非议。
认为她不守妇道,尤其是她身为长公主地位尊崇,会带坏社会风气云云。
然而很快这种声音就全消失了。
医学院,懂不懂什么叫医学院?
不懂就去了解一下,懂了就赶紧闭嘴。
除了少数老顽固还在嘀嘀咕咕,大部分人都假装没有看到。
如此,一直紧张的福清也彻底放下心来。
事实再一次证明,很少有人敢同时得罪大明最顶尖的两位神医。
当然,福清也没有忘记提高女性地位的事情。
她没有胆量主动去追求,但悄摸摸的去做一些事情还是可以的。
等确定管理医学院不会被攻击,她就开始找各种借口,让自己的闺蜜来帮忙。
一开始大家也就是觉得新鲜,然后帮着帮着就成半正式员工了。
于是洛阳城就出现了一个奇观,一群女子在主导医学院的行政工作。
更奇怪的是,卫道士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假装没有看到。
深究一下就能明白是为什么。
首先是破窗效应,福清抛头露面没被攻击,一般就不会再攻击其她人。
其次,福清的闺蜜可都是权贵家属,攻击她们就等于是攻击朝廷大佬。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