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朱标也投以询问的目光。
陈景恪点点头,说道:“以前我们严格把关,一是为了杜绝有人借机贪腐。”
“二是大家还都不熟悉五年计划,怕他们为了政绩乱作为。”
“经过这么久的学习,大家至少知道了什么叫五年计划,也知道了朝廷想要做什么。”
“是时候稍稍放宽一些审核标准,多批一些项目下去了。”
“民间每多修一条路,多建一条渠,都是朝廷的固定资产。”
“百姓靠着给项目做工,可以额外赚取一笔钱。”
“有了钱就会去消费,带动商业的繁荣,刺激生产……”
“如此,作坊生产出来的商品,才能卖的出去。”
“作坊主才有动力去搞扩张……我们扶持制造业的计划才能落到实处。”
“这就是一个循环,我称之为大内循环。”
“如果再将外贸算进去,就是内外双循环。”
对于这个内外双循环的概念,朱标和朱雄英都非常的感兴趣。
一旦建成,大明的经济将实现真正的腾飞啊。
看来,是时候放宽项目审核了。
以前不愿意大动干戈还有个原因,怕耽搁了粮食生产。
现在有了南洋粮仓,这方面的隐患解决了,完全可以抽调一些民力去做别建设。
朱雄英自然是一万个支持,他对目前缓慢的变革,是极为不满的。
但朱标却稳如泰山,做事往往谋而后动,从小处着手一点一点去改变。
尽管心里已经同意此策,可还是问道:
“贪腐的事情如何解决?这么一大笔钱发下去,不知道有多少能落到实处。”
陈景恪说道:“陛下的担忧很正常,说句丧气的话,发下去一贯钱,能有五百文用到实处就已经不错了。”
“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,有这五百文落到实处,就足以让百姓的日子好过许多。”
“经年累月下来,国家就会变得大不一样。”
一旁的朱元璋听的直皱眉,终于忍不住说道:
“怕什么,敢贪这个钱咱诛了他九族。”
“将锦衣卫全都撒出去,监视所有项目的执行。”
“过完年咱就和你娘微服私访,帮你盯着地方。”
“咱倒要看看,是咱的刀利,还是他们的脖子硬。”
朱雄英也激动的说道:“革新就应该大刀阔斧,不要怕遇到问题。”
“革新遇到的问题,就用革新去解决。”
“左右不过是逢山开山,遇河搭桥。”
朱标终于点头,项目资金被贪这是必然的,但只要有一部分被用到实处就足够了。
而且官员贪了钱,就相当于是有把柄掌握在朝廷手里。
如此,他们就只能更加效忠朝廷,或者说效忠大明这个系统。
否则这个系统随时能将他杀死。
都不用另外找理由,直接查贪腐就可以了。
想到这里,他终于点头说道:
“好,那就通知内阁,放宽审核标准。”
“还有,那个内外双循环,你详细解释一下。”
第374章 老朱亲自斟茶
陈景恪就将内循环、大内循环、内外双循环大致解释了一遍。
内循环,就是在国内完成经济循环,靠国内消费支撑起一个独立的市场。
说的简单点就是,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链,生产出来的商品卖给国内百姓。
本国百姓通过加入产业链赚取薪酬,有钱之后去消费刺激生产,反过来又促进产业链的发展。
前世,能靠本国消费就支撑起一个独立市场的国家不多。
曾经有两个,后来那俩都出了问题。
然后第三个国家崛起,成为了那个唯一。
“想要建立完整的循环体系,要么靠市场自发运行,要么朝廷干预,也就是朝廷宏观调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