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30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30节(1 / 2)

(' “这篇文章就是写给普通人看的,压缩成晦涩的文言文,有几个百姓能看的懂?”

“不过你也不用发愁,这是加刊,属于特例。”

“既然是特例,那选稿就不能用以前的老标准。”

“而且这一期的加刊以半价发售,尽可能多的铺货,要让更多人看到。”

“至于成本……赔了多少钱你写个条子,我让户部给你补上。”

有了这个保证,解缙啥都不说了。

回去之后连忙找人,把水平在线但以前没能刊登的稿件,全都翻了出来。

陈伴读说是特刊,标准不一样。

我这也是严格执行他的意志。

至于加刊的内容是正常版本的三四倍……都说了是加刊,能不能体会上级精神?

于是,当加刊出版后,大家发现这一期的报纸特别厚。

内容比以前多了四倍。

关键价格只有正常的一半。

于是,很多人就冲着这个分量,也选择买一份回家。

古代字是很珍贵的,比如有人亡故,条件允许就会用写满字的纸做一套纸衣穿上。

当然了,最普遍的用法,还是糊墙糊窗户。

报纸糊墙糊窗户,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了潮流。

回收废旧报纸卖给别人糊墙,已经形成了生意。

而这一期加量不加价,上面还有皇帝的罪己诏,大家可太喜欢了。

销量直接增加了好几倍。

陈景恪听说了此事,简直哭笑不得。

解缙这家伙,是真会找机会啊。

不过也无所谓了,朝廷财政富裕,也不差那几千贯。

而销量的增加,也意味着报纸内容传播的更广。

南洋惨案很快就传遍了大明每一个角落。

而罪己诏和朝廷要出兵复仇的消息,让百姓首次感受到了族群到底意味着什么。

大家都接受了一次洗礼,对华夏、对大明有了更深的归属感。

就连大明本土的少数族群,也同样如此。

只不过,在认同华夏身份的同时,他们还多了一层羡慕。

为何我不是汉人?

朝廷派遣到各个部落的宣政使,突然发现自己的工作变得好做了许多。

很多人都跑过来问,他们算不算华夏人。

如果自己被欺负了,大明会不会替他们报仇。

宣政使又不蠢,自然知道是为什么。

立即就把《华夏简史》拿出来,翻到关于他们族群的记载。

看看,书上都写了,你们也是华夏子孙。

再看看你们的身份牌,上面写的清清楚楚,你们就是大明子民。

于是,这些人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。

‘华夏人’这个概念,不知不觉深入了他们内心。

一个很简单的道理,现在朝廷愿意为了万里之外的华夏人复仇。

那么将来我受到了欺凌,朝廷也会为我复仇的。

以前有人这么说,他们肯定会嗤之以鼻。

皇帝知道我家的门朝哪开吗?给我报仇,别搞笑了。

但现在,罪己诏和出兵南洋,却让这个问题有了最好的答案。

同仇敌忾这四个字,在这一刻有了最好的注脚。

读书人的感触是最深的,因为书中所写的内容,照入了现实。

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。与子同仇。

《秦风·无衣》这首诗歌大家耳熟能详,可是并没有人相信里面的内容。

因为不论是史书上写的,还是现实中发生的,都和诗歌中描写的完全不一样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