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36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36节(1 / 2)

(' 到时候反对此事的官吏,全都给贴上嫉妒的标签。

陈景恪提醒道:“记住把太子撇出来。”

杜同礼连忙道:“是,属下明白。”

陈景恪这才继续说道:“光靠这种小手段,是无法左右大局的。”

“想要大分封,还是得有个合适的理由,南洋事件同样可以做文章。”

“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,不可能再将南洋那些土地还给蛮夷。”

“在那么遥远的地方,建立郡县制是不现实的,分封就是最合理的。”

“可是大明宗亲加起来才百十号人,男丁只有三四十个,其中大部分都年幼不能理事。”

“这么多地,根本就封不过来。”

“基于这个理论,我们顺势提出大分封计划,。”

“到时候群臣反对,我们就将球踢给他们,让他们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出来。”

“除了分封,我不认为还能有更好的办法。”

末了,他笑着说道:“当然,如果真的有谁能想到比分封更合适的办法,那就更好了,我愿推举他入阁。”

朱雄英嗤笑道:“咱们这么多人思考了这么多年,都没能想到更合适的办法,指望他们黄花菜都凉了。”

哪知道,朱标却摇摇头,说道:“你们两个,还是欠缺了点火候。”

朱雄英和陈景恪都有些不解,什么欠缺火候?是法子不行吗?

朱标没有直接解释,而是先对杜同礼说道:

“你先退下,未得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。”

杜同礼知道,接下来的话不适合外人听,立即就起身告退。

等他离开,朱标才说道:“上位者需刚柔并济,该尊重群臣的时候,就要给他们面子。”

“该硬的时候,就必须要强硬起来。”

“那么,我问你们一个问题,什么时候该强硬?”

朱雄英脱口而出道:“欲行大事,必须行雷霆手段。”

陈景恪也非常认同的附和道:“行大事当强硬。”

朱标说道:“错了,大错特错。”

两人都有些不服气,这有什么问题吗?

朱标严肃的道:“什么行大事行小事,国家的事情哪有小事?”

“你们嘴里的所谓小事,哪一件不是关系着黎民苍生的生计?这还能算是小事吗?”

两人皆露出羞愧之意:“陛下(爹)教训的是。”

见两人听进去了,朱标也没有再啰嗦,继续说回正题:

“既然朝廷没有小事,那什么时候需要强硬,什么时候需要柔和呢?”

“当一个政策可以通过协商,或者迂回手段,推行下去的时候,就用怀柔的手段。”

“当协商不可能通过,或者协商的代价太大的时候,就需要决策者强硬起来,强行推动。”

陈景恪两人先是若有所思,然后露出恍然大悟之色。

是了,原来软硬的标准在这里。

不是什么大事小事,而是如何最有效的通过。

变革初期,百官对变法都抱着不信任的态度,是不愿意配合的。

朱元璋靠着强硬手段推行。

等新政落实,百官见到了新政的好处,思想慢慢的就发生了转变。

于是革新派随之诞生。

等到朱标继位的时候,革新派的力量已经非常强大。

很多政策,已经不需要皇帝亲自出面,只要提出来,自然有革新派去推动。

如此一来,皇帝就可以置身事外当仲裁者了。

所以朱标的很多手段,看起来就比较柔和。

很多时候,他都会有一些小技巧,让群臣接受变革。

而不是如老朱那般,靠强硬推动。

这么做的好处就是,可以降低百官对新政的抵触,更容易团结大多数人。

但是碰到那种反对声音比较大,很难通过正常协商通过的政策,他就会强硬起来。

比如这一次的出兵南洋。

他无视群臣的反对,直接下了罪己诏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