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88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88节(2 / 2)

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土民,拿着其中的记录来证明自家是华夏分支。

并且,他们依照华夏简史的记录,结合自家流传下来的一些传说,进行了深加工。

完善了相关逻辑链条。

你别管是不是真的,就问你看起来是不是很合理?

所以,我们就是华夏后裔,大家是一家人。

等大明在殷洲建立了统治,强大的华夏文明,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。

以后他们就是殷人,是华夏分支。

现在不过是回归主脉。

所以,殷洲和殷人这两个名字,就此确定下来。

朱元璋又补充了一条:“切记,冶炼金属的技艺绝不可流入殷人之手,马匹也是如此。”

朱雄英也说道:“对,我们在殷洲立足之前,绝不可让这两样东西落入殷人之手。”

这个规矩在炎洲都没有使用过,原因很简单,炎洲土人少。

据目前统计,差不多在七十五万人左右。

这点人口分布在广阔的区域,最大的势力也才两三千人。

普遍三五百人为一个单位生活。

对大明构不成丝毫威胁。

还有个原因是,炎洲土人的文明程度更低,就算告诉他们冶炼金属的办法。

不告诉他们如何探矿采矿,如何提高炉温,他们照样弄不出金属了。

这可不是贬低他们。

冶炼说起来简单,实际上背后代表的是一整条科技体系。

从如何探矿,到如何采矿,再到收集制作燃料,还要想办法提高炉温……

欧亚大陆的人类,进行频繁的技术交流,尚且用了几千年才点亮这个科技。

靠炎洲上那点土人,没有外人手把手的教,他们是弄不出来的。

事实上,炎洲矿藏丰富品质极高,露天矿藏遍地都是。

却没有点亮冶金科技,就是这个原因。

殷人不一样,他们已经拥有了相当不错的文明。

之所以没有发展出冶金业,主要原因就是矿藏埋藏极深,靠手挖不出来。

如果告诉他们冶炼金属的奥秘,他们是有能力,自己将整套技术琢磨出来的。

虽然大明不怕他们拥有相关技术,但没必要给自己制造困难不是。

敲定了大致方针之后,朱元璋和朱标本以为就没什么事情了。

哪知道,朱雄英却神神秘秘的对他们说道:

“皇爷爷、爹,我还有几样宝贝送给你们。”

朱元璋马上就猜到了一些端倪,说道:

“在殷洲有宝贝?”

朱标也好奇的看了过来。

朱雄英故意吊胃口的道:“确实是殷洲的宝贝,您绝对想象不到的宝贝。”

朱元璋眼睛一亮,故作不在乎的道:

“黄金白银咱都不稀罕,唯一能让咱稀罕的也就是良种了。”

“不过就算是良种,也无法让咱动容了。”

“如果是十年前发现,咱会很高兴,”

“现在有了南洋的粮食,大明也不缺口粮了。”

“况且就算是良种又如何,咱就不信还有什么能比得过水稻的。”

说完,老朱斜睨他一眼,那意思分明就是,小子看你怎么吊人胃口。

陈景恪心下好笑,老朱确实有自信的底气。

但他还是太小瞧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了。

朱雄英‘嘿嘿’一笑,说道:“那如果是亩产千斤的良种呢?”

‘噌……’老朱猛地站了起来,大声说道:

“你说什么?再说一遍?”

朱标也震惊不已,说道:“雄英,事关重大,你可不要开玩笑。” ', ' '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