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20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20节(1 / 2)

(' 末了陈景恪郑重的道:“我知道这么大的事情,诸位谨慎一些是应该的,但东南百姓等不了了。”

几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

这时,尚羲韶忽然问道:“陕北和河套种草植树,不只是为了治黄吧?”

他是从御史大夫入阁的,日常工作也主要偏向于监察方面。

是反对陕北和河套种树的主力。

他也不是完全反对种树,而是认为没必要投入那么大的资源。

每年几百万贯,这些钱用来做什么,不比在那边种树收益大?

这也是他对当今朝政最不满的一块。

别的都好说,哪怕是一些激进政策,至少能看到一些好处。

唯独在那边种树,他看不懂。

所以他一直盯着这一块,并收集各种证据,试图证明这么做不合理。

其中就包括监管这些钱财的流向。

有多少被侵吞了,有多少落到实处等等。

朱标之所以留着他,恰恰是要利用这一点。

那么多钱撒下去,如果监管不严,恐怕没几个能落到实处。

有他这个内阁学士盯着挑刺,下面的人就不敢贪的太过分。

听完温寒变理论,他终于明白了朝廷的目的。

不过他还是需要一个肯定的答案,所以才有此一问。

陈景恪正准备开口,老朱却先一步回道:

“对,治黄只是其一,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寒冷期的到来。”

“寒冷期西北降雨会减少,如果现在不能恢复植被,以后将再没有机会恢复。”

“百年后大明将要面对的,是彻底荒漠化的大西北。”

“那个后果有多严重,你们应该能想的到。”

“现在咱们多种活一棵树,子孙就能少一些压力。”

西北全面荒漠化的后果,大家可太清楚了。

那里不但是边防要地,更是主要养马场。

一旦荒漠化,边军的粮草无法就地解决,只能从中原和南方调运。

光运输成本就能拖垮国家财政。

草场减少战马不足,朝廷只能推行马政,让百姓负担养马的成本。

马政自古以来就是恶政。

细数历朝历代的马政,一行行字眼下面掩盖的,是百姓的血泪。

而拥有河套等养马地的朝代,马政往往相对宽松一些,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不少。

大明的马政也是最近五六年才好转的。

随着朝廷夺回河套以及河西地区,拥有了稳定的战马来源。

不需要百姓来承担这部分责任了。

之前的几次改革,就有关于马政的。

说的简单一点就是,重建几大马场,将百姓负担的那一部分废除了。

因为这件事情,几位当政的内阁学士没少被夸赞。

仅凭这一项政策,他们就足以名垂青史。

可是,一旦西北环境恶化,势必要重启马政。

虽然到那时候他们已经死了,要骂也骂不到他们头上。

但作为大明初期的内阁学士,他们并不缺为国为民的理想抱负。

不愿意见到这种恶政被重启。

所以趁着寒冷期到来前的这段时间,尽可能的恢复陕北、河套植被,无疑是很有必要的。

老朱继续说道:“西北种树,开海,开发南洋,大分封……”

“都是为了给子孙多积累一些家底。”

“到时候就算子孙不肖败家,也能多败几年。”

“用军队抗灾救民,也是为了开一个先河定下新规则。”

“将来后人面对极端天气,就可以出动军队,减少损失。”

这算是掏心窝子话了,平时是没机会听到的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