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99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99节(1 / 2)

(' 现在他只是知道了朝廷要怎么做,却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。

而且随着对新政了解增多,他心中也生出了许多疑问。

比如,陈景恪到底是基于什么思想,才制定出这些政策的。

比如,皇家为何会对他如此信任?

新政会带来不确定性,这是历朝历代最大的忌讳。

为何都反对变革?

就是为了稳,为了杜绝不确定性。

太圣皇之前的执政风格,是出了名的保守。

给工匠上匠籍,军户籍……还不允许互相变动。

一人为匠籍,祖祖辈辈都只能为匠。

这么做的目的,就是为了稳,为了‘不变’。

可是,陈景恪的变革前所未有的激烈,很多政策即便是现在来看,依然无法理解。

那么,他是如何说服圣皇的?

联姻?不揽权?聪明?口才好?

杨士奇直接就否定了这些答案。

这些东西确实很重要,但并不关键。

如果谁认为靠这些东西就能说服太圣皇,取得他的信任,那个人一定会死的很惨。

仔细思考之后,他有了一个想法。

陈景恪的思想。

圣皇肯定是了解了陈景恪的思想,知道他了这么做的缘由,也看到了他变革的意义在哪。

甚至,他还让圣皇看到了不改变的害处。

只有这样才能让刚愎自用的圣皇选择支持他。

越想他就越觉得,自己的猜测是对的。

那么,陈景恪的思想,到底是什么样的呢?

他开始私下收集。

然而,几乎看不到类似的东西。

陈景恪给大家讲课,基本也只讲新政本身,该如何去做之类的。

从不讲为何要如此变。

说的更直白点,他从不告诉别人,自己变革的法礼基础是什么。

所以寻找了许久,杨士奇依然收获寥寥。

不过这并没有让他失望,反而让他更加笃定,陈景恪在藏什么东西。

正常情况下,一个人不可能如此守口如瓶的。

然后他就转换了目标。

陈景恪有意的藏,他身边的人不可能和他那样滴水不漏。

比如皇帝(朱标),比如太子(朱雄英)。

于是他开始收集朱元璋、朱标和朱雄英三人的话。

臣子收集君主的话,这并不是什么犯忌讳的事情。

真正犯忌讳的,是打听皇家隐私。

书吏们几乎人人都有一箱子相关语录。

因为他在书吏群体中的人缘比较好,很容易就借到了一些。

他花费了数月时间,对这些语录进行梳理分类。

并将其中相似的部分归纳到一起,还真窥探到了一丝皮毛。

即便是皮毛,也让他为之震撼。

他更加迫切的,想要了解陈景恪思想的全貌。

但害怕被察觉,他又不敢表露出来,只能私下去收集。

这次他将收集范围扩大了。

方孝孺被陈景恪引导,悟出了唯物学思想。

李善长也收到陈景恪影响,提出了法制思想。

那他们肯定了解一些。

他将这些人的著作全部收集起来,进行梳理解析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