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21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21节(2 / 2)

这一点有点深,众人也是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。

陈景恪所谓的管事的衙门,应该类似于金钞局这样,面向全民的处理具体事务的衙门。

工部、将作监等机构虽然也是负责做事的,但更多是为朝廷服务的,并不直接面向百姓。

仔细算起来,好像还真就只有收税和治水,是面向全民的处理具体事务的衙门。

有反应快的,已经将这番话和变革联系了起来。

朝廷变革,给衙门加了很多担子,这些担子几乎都是让衙门去做具体的事儿。

衙门人手不够的短板就暴露了。

虽然朝廷设置机构分担了一部分任务,可首先职权不明确,其次人手还是不够。

最重要的是,大家的思想依然没有转变过来。

习惯性的去管人,而不是去管事儿。

看来新皇这次的变革,就是冲着这一块来的。

而且大概率会增设一些新机构,负责具体的事务。

想到了这些,众人的心情都轻松了不少。

这是好事儿啊。

要说精减官吏,这事儿确实不好办,会得罪人挨骂。

可增设官职就不一样了。

能得到普遍的支持和赞美,他们的工作也好做的多。

当然,能坐在这个位置上,他们考虑的更多。

并不会一味的支持朝廷增设官位,要考虑朝廷的财政是否能承担得起,要考虑新增的职务是否有必要等等。

大明这艘船不管是好是坏,都磕磕绊绊走了三十年。

大家都不希望它沉了。

至少目前的官吏,都还是很积极,很有抱负理想的。

都希望这艘船变得更好,走的更远。

尤其是华夏文明这个概念提出后,大家的追求又多了一个。

为文明做贡献。

华夏不灭吾辈名不灭,这才是真正的流芳百世。

所以,他们支持变革,却不会盲目。

第491章 有为无为

重人轻事,政治制度、官僚体系都是围绕治理人来建立的。

不只是古代中国,全世界的古代政治集团,基本都是如此。

区别是,思想体系比较完整先进的集体,认为把人管理好,所在的集体才能健康有序。

古代中国就属于这种情况。

思想体系落后,甚至没有发展出成体系的思想的族群,单纯是不知道怎么去做事。

只能通过简单粗暴的管理人,来构建群体制度。

大多数政治群体,都是这种情况。

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政府,则基本都是围绕事儿建立的。

政府机构的职能也非常的具体,就是专门管某一件事儿。

俗话说的各管一摊,就是这种情况的体现。

也因此,现代政府非常庞大,机构人员众多。

但优点是能实现精细化管理。

这也是工业化能够实现的前置条件之一。

这事儿说起来简单,实际上做起来非常难。

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,大多数国家依然没能实现这个转变。

这一点都不夸张,‘现代化’不是设立几个机构,委派几个官员就能实现的。

而是整个思想体系,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转变。

前面说过,任何体制都需要思想做为驱动力。

没有伟大的思想,就不存在伟大的体制。

大多数国家,并没有完成思想构建,只是模仿别人建立了一套体制。 ', ' '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