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24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24节(2 / 2)

况且,猪队友和神队友,该怎么选答案不是显而易见吗?

我自然是更希望和有才能的人一起共事,而不是和一群蠢货在泥坑里打滚。

不过,安平侯这会儿找杨荣到底是为了什么?

算了,与其关心这个,不如好好想想这篇策论该怎么写。

-----------------

杨荣也同样很忐忑,不知道陈景恪找他做什么。

莫非是想让他去某个试点?

他倒是想去,可有一说一,他并不觉得自己能做好。

主要是学习时间还太短,对新政和新思想了解并不透彻。

强行去大概率会把这点好印象给弄没了。

所以他已经暗暗做出决定,如果陈景恪真让他去试点任职,就委婉的拒绝。

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,陈景恪确实想让他外放,但不是去改革试点任职,而是去边疆从军。

杨荣看了看自己粗壮有力的臂膀,很想大声说一句,你不能以貌取人啊。

不能因为我长得壮又略懂一点点武艺,就让我去从军吧。

我文采也同样很出众的啊。

我想当文官,我想主政一方,我想当内阁学士……

然后,话到嘴边就变成了: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安平侯也。”

“您怎么知道我更喜欢军略啊。”

陈景恪笑着看了看他的大块头,转而说道:

“交趾、漠北、辽东、西域、吐蕃、东海舰队你自己选一个?”

杨荣陷入了沉思。

交趾、辽东两地已无大规模战事,重在镇压叛乱,教化百姓。

要的是水磨工夫,需要几十年才能看到效果。

漠北虽然战事不断,但大明已经占据绝对优势。

更多的工作依然是内政建设。

这三处更考验的是耐心和行政能力,军事手段只是辅助。

关键是,这三处局势非常明朗,国家也已经有了成熟的治理之法。

他去了也就是一个无情的工作机器。

吐蕃那边,目前并不在朝廷的规划之中,以安抚为主。

只要土司不造反,朝廷也不会管他们。

真要是雄心勃勃搞事情,反而容易坏了国家的整体规划。

他去了也难有什么作为。

西域倒是战争不断,族群众多局势复杂,秦晋燕三王在那里纵横捭阖。

而且只要不傻都能看得出来,未来大明的主要征伐对象,就是安西乃至极西诸国。

去那里是最能锻炼人的。

但去那里也有个缺点,无法第一时间接触新政。

时间长了,容易落后于版本。

到时候重回中原,怕一时间也难以适应。

至于东海舰队……您别看我是福建人,可我对水战并无了解啊。

而且,大明在海上有敌人吗?

尤其是新式炮舰普及之后,那真的是海上横着走。

除了天灾,看谁都是弟弟。

我去那里能干啥?看水师火炮炸鱼吗?

陈景恪似乎猜到了他在想什么,补充了一句:

“接下来一两年,水师有一场大仗要打。”

大仗?现在还有谁能让水师大动干戈的吗?

杨荣疑惑不已。

不对,安平侯说的是大仗而不是硬仗。

什么叫大仗?参与的人多都算是大仗。 ', ' '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