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只能听别人讨论自己不能说话,简直就要憋疯了。
他们宁愿挨板子,也不愿意再接受这样的惩罚。
从此,学宫闻禁口令而变色。
于是,学宫的风气陡然变了个模样。
所有人都变得慈眉善目起来。
原本因为意见相异老死不相往来的人,也能和睦相处了。
就在这时,陈景恪书写了四个大字,悬挂在了学宫大殿的正堂之上:
求同存异。
第495章 波澜再起
每一个冬天对老人来说,都是一道坎。
撑过去了就能多活一些日子,撑不过去就没了。
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,每到冬季,十里八村办丧事的频率比往常要高一些。
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,更别提古代了。
就连权贵之家,都无法违逆这种规律。
就在冬至这天早上,信国公汤和的嫡孙汤晟,身穿孝服入宫报丧。
汤和没了。
朱元璋呆立半晌,侍者想要提醒他,却被马娘娘给阻止了。
她太了解朱元璋和汤和的关系了,此时最难过的非他莫属。
过了一会儿,老朱终于回过神,然后就见他就怒嚎道:
“汤和,你怎么敢死啊。”
然后不顾侍从阻拦,拔腿就往宫外走。
马娘娘既悲伤又担忧,连忙让人跟了上去。
内侍找来御辇,想让他坐上去,却被他一脚给踢开了。
朱元璋就这样一路步行走到了信国公府。
等到了目的地,他反倒恢复了正常。
在汤家人的引导下,来到了汤和的寝室。
朱元璋仔细端详老朋友,见他面容安详平静,知道是寿寝正终,心中好受了一些。
然后将汤晟等人都撵了出去。
等人都离开,他再也忍不住悲伤泪水奔涌而下,身躯也突然变的佝偻了许多。
“咱还以为你能多活几年……”
“咱还计划着,等明年天暖和了一起回濠州看看。”
“人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,咱们也算富贵了,不回老家显摆显摆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”
“哪成想,还没来得及说呢,你就先走了……”
“你放心的走,先去前面帮咱探探路,等咱下去了再去找你。”
“后事你也不用担心,有咱在呢。”
“咱知道你想把封国放在炎洲,只是大明需要你们做表率,所以你一直没开口。”
“这次咱也一并给你办了。”
“等你丧事办完了,咱就让雄英在炎洲找一块肥沃的地儿,封给汤晟……”
他说话的功夫,其他接到通知的亲朋也陆续赶到。
安平侯府和信国公府离的很近,陈景恪是第一批赶过来的。
得知老朱在里面,大家都站在门口,没有打扰他们君臣。
徐达作为长辈,将汤晟叫过来,仔细询问了事情经过。
前一天晚上还好好的,今天早上再去看,发现人已经没了气息。
徐达眼眶泛红,强忍悲伤道:
“寿寝正终,这是喜丧,信国公是个有福之人啊。”
其他诸如冯胜、傅有德等人,也都深以为然,甚至有些羡慕。
人不怕老,怕的是病痛、痴呆、瘫痪等等。
不但受罪,还会让人丧失最后一点尊严,最后憋屈的死去。
能无病无灾寿寝正终,就是最好的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