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时期他们派人来认祖归宗,光武帝赐下了汉倭奴国王印。
日本第一次噬主发生在唐高宗时期,被刘仁轨击败,终于老实了下来。
一直到元朝,他们再次生出了叛逆之心,倭寇就是日本朝廷有意放纵形成的。
被大明教训了之后,他们虽然不敢再派遣倭寇,却始终口服心不服……
大明朝廷以宽宏的态度,希望能够教化他们,并册封了他们的君主为王……
反正就是狠狠的表扬了一番大明,将自己摆在道德的制高点上。
然后就是长庆等人私下转让君主之位,这是对大明的羞辱,朝廷再三警告他们都不听。
于是出兵讨伐。
他们非但不知悔改,竟敢负隅顽抗。
我英勇的将士们以寡击众,四万人击溃日本十五万精锐。
但到了这会儿,我们依然不想灭其国。
哪知日本依然不知道悔改,竟然将大明册封的君主长庆给谋杀了。
明军万般无奈,只能出兵将其剿灭。
即便到了这个时候,依然有叛逆不肯臣服,在逃跑的时候攻破了琉球国的王都,将琉球王室族灭。
如此穷凶极恶之国,实在世所罕见。
于是大明朝廷决定,废除其国祚迁徙其百姓。
为了不使这里的土地荒废,朝廷决定重新册封诸侯,并从大明迁徙百姓定居。
西域方向就更好说了,一句话就足够了:
察合台汗国乃蒙古人建立的国家。
大明打他们,那就是天经地义。
当然,文章依然从头盘点了西域和华夏的关系,最终得出一个结果。
西域自古以来就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两篇文章效果还是很明显的,所有读过的人,都认为朝廷做的好。
同时又为华夏的强大感到骄傲,为自己身为华夏一份子感到骄傲。
族群认同感和荣誉感更加的强烈。
对于朝廷接下来的措施,自然也是非常的支持。
不少科举无望的读书人,自发前去衙门应聘,希望能在即将组建的诸侯国谋个一官半职。
不只是诸侯国,朝廷还刊登了对西域的治理办法。
不再搞羁縻地,而是由朝廷直接派遣流官治理。
报纸上还刊登了西域大开发计划,号召有志青年踊跃报名。
好处是很多的。
读书人通过考核,再培训一段时间,就可以授予官职。
在那边干上五年,回中原可以连升三级,干十年回中原连升五级。
同时也号召百姓去西域定居。
不论出身如何,哪怕是个乞丐,只要报名去西域的,直接奖励十贯宝钞,分土地农具种子。
最关键的是,只要报名直接分一个日本女子为妻妾,等到地方之后再分一个西域女子为妻妾。
听到这个好处,一时间无数穷人、光棍汉都动了心思。
西域又咋了,那可是日本娘们,平日里日本婢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。
尤其是光棍汉,之前一无所有,只要去西域直接就啥都有了。
啥?你说远离家乡是数典忘祖?
我呸,不孝有三无后为大,我打一辈子光棍才是真的对不起祖宗。
去了西域直接就有俩老婆,生一大窝孩子,祖宗在九泉之下下巴都能笑掉了。
事实上,这么做陈景恪也实属无奈。
人口不够用啊。
目前在籍的汉人人口有六千一百万,可以说笑傲全球。
然而再看看大明已占领的土地,这点人塞牙缝都不够。
陈景恪一个头两个大:“这次我们是真的把所有能动的人都算进去了,乞丐都没放过。”
“实在弄不出更多人口了。”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