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管事再次找到他们,要为他们登记姓名年龄之类的,这就是入籍了。
只可惜,老狗当了一辈子乞丐,并不知道自己姓什么。
管事对此早有预料,就问他想姓什么。
老狗倒是想说姓朱,但那是皇家姓氏,他不敢开这个口。
想到自己一直被人喊老狗,他心中一动道:
“听说有个姓氏是苟,不知道真假?”
那管事笑道:“你倒是不忘本,确实有苟这个姓氏,还是个古姓。”
老狗高兴的道:“那就姓苟吧,名字您看着随便写就好。”
那管事想了想,说道:“你们两个这一番也是际遇不凡,你就叫苟不凡吧。”
“至于你孙子……俗话说,海阔凭鱼跃,天空任鸟飞,就叫他苟飞跃吧。”
“希望他能不辜负这一番际遇,将来能有一番作为。”
老狗……不,苟不凡大喜道:“谢官爷。”
于是管事就将他们的名字写了下来,至于年龄,苟不凡的实在不知道就写了个五十,苟飞跃就写了个十一岁。
几日后他们爷俩就拿到了户籍,把爷儿俩高兴的抱头痛哭。
等兴奋劲儿过去,苟不凡又悄悄的询问管事,婆娘是咋分的。
他倒不是想给自己讨媳妇:“我都快入土了,有心无力啊。”
“就是……我那孙子才十一岁,不会不给他分吧?”
管事的笑道:“放心好了,你孙子要是再小两岁还真不好说,但他十一岁就没啥问题了。”
“朝廷规定,十六岁以下的女娃不能婚配,可以给你孙子分一个十六岁的。”
苟不凡大喜道:“大五岁好,大五岁好,大的知道心疼人。”
他有自己的担忧。
要了一辈子饭一身的毛病,去西域又路途遥远,还不知道能不能熬到地方。
就算命硬到了地方,估计也没几年好活了。
到时候留下年幼的苟不凡,他自然不放心。
真能分个大五岁的孙媳妇,正好可以照顾苟不凡,他死了也能放心了。
又过了几日,他们和后续送来的人一起,被送到了凤阳抚孤院。
凤阳可是凤皖行省的省会,又是大明中京所在,比徐州还要繁华几分。
看的众人是眼花缭乱。
在凤阳抚孤院住了几天,陆续又来了一些人,都是要去西域的。
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是光棍汉,拖家带口的极少。
苟不凡和苟飞跃爷孙俩是乞丐出身,本就眼活嘴甜,很快就与众人相熟,倒也混的很开。
又过了半个月,抚孤院总人数达到了一百五十六人。
又有官吏过来,给他们所有人都发了一个批条,并一再叮嘱:
“这个条子上面盖的是户部大印,后面凭借此条分配土地和女人,千万别弄丢了。”
苟不凡等人都小心翼翼的将条子贴身藏好。
第二日,又有官吏过来,说是要带他们出发。
众人步行来到码头,乘船进入大运河并一路北上。
苟不凡和苟飞跃还是第一次乘船,都非常兴奋。
几日后他们进入黄河,发现河面上有一支巨舰组成的船队,一眼望不到边。
这一幕深深震撼了众人。
没多久就有小道消息传来,这些船是去日本运人的,也就是说去运他们婆娘的。
这让众人看向船队的眼神都变了。
苟飞跃目光里也充满了期待。
船逆黄河而上,经广通渠进入长安,在这里已经汇聚了上万人。
接着他们就在官吏的带领下,来到一片黄土地上。
这里的大地被雨水冲刷出一道道沟壑,远远看去犹如伤痕。
官吏很快就给他们分配了任务。
明年初才会出发去西域,在此期间他们先在这里植树种草。
美其名曰是对他们的考验。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