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钞局扶持制造业的基金,几乎没多少人申请。
百姓不愿意借钱是一回事儿,生意没那么好做也是主要原因之一。
这一次不一样,一百多诸侯的分封,需要的物资是海量的。
而且需要的大多数还都是基础物资,家庭小作坊可以产。
专门的大作坊也能生产,而且效率会更高。
在这种海量需求的刺激下,大明发展缓慢的商品经济,终于迈入了快车道。
百姓们利用一切结余时间,投入到生产中去。
胆子大的,开始谋求建立大作坊,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利润。
也终于有人开始去金钞局,打听扶持基金的事情了。
为此,陈景恪接连召开了好几次高层会议,专门讨论此事。
各中枢衙门,尤其是商务部,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。
一条条相关政令颁发,要求各地衙门不要懒政。
要不等不靠,主动出击,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,为手工业发展打下基础。
但与此同时,陈景恪建议组建一个全新的机构。
名字很直白,人权部,地位与以前的六部相同。
顾名思义,就是为了保障人权而建立的。
目前人权部的主要任务,就是落实雇工法案和废奴法案。
并且还让锦衣卫与他们配合,严厉打击违反这两个法案的人和作坊。
“有些规矩,如果一开始没有执行好,形成了坏风气,后面再想改会非常困难。”
这是他对朱雄英说的。
说这话的时候,他想起了前世发生的一些事情。
某超市始终走不出他的家乡,为啥?
为什么那么多媒体盯着他黑?
别的超市出假货了,媒体和网友都觉得很正常啊,哪有没假货的。
这家超市的商品,但凡出现一丝瑕疵,都会被各大媒体围攻。
就算没出瑕疵,也会编造新闻去抹黑。
甚至就连很多号称普通网友的人,也说他是为善云云。
陈景恪也不知道大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。
但只要他活着,就会尽一切努力,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社会导向。
纷纷扰扰中很快就到了过年。
今年的新年,前所未有的热闹。
各诸侯国势力,来了五百多家,主要来自于西域、南洋和西洋。
大明内部的诸侯王,也大半出席了元日大朝会和后续的元日大典。
大家都很清楚,这次庆典之后,老权贵们几乎再没有返回洛阳的可能。
所以朝廷这次对礼节方面的要求,稍稍放宽了一些,让他们能玩个尽兴。
老朱、马娘娘、朱标都频繁出面,与他们会面做告别。
正月初七,新年假期结束,朝廷恢复正常运作。
在这一天,朝廷公布了第二批分封名单。
二次大分封正式开启。
第533章 分媳妇
远在陕北植树种草的苟不凡、苟飞跃等人,也过了个喜庆年。
主要是他们领到了媳妇——这事儿还要往前推一个多月来说。
众人一直劳作到十月份,上面忽然开始给他们进行分组。
每一百户为一组,到了西域他们将会去同一个军屯所,以后就是老乡了。
同时军户所的官吏也配备到位。
一个千户抓总,五个文官负责行政,还有一名医生,一个小旗(十人)的民兵。
直接上级的到来,让大家都有些担忧,生怕上官不好伺候。
等见面了才发现自己想多了,这些官吏都还算和气。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