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10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10节(1 / 2)

(' “但此事得罪的人太多,恐怕没那么容易落实。”

陈景恪说道:“我知道,有些人最擅长断章取义,将善政变成害民的恶政。”

“儒家的思想,不就被曲解了数千年。”

“子曰:修己以敬,修己以安人,修己以安百姓。”

“孔子将话说的很明白,儒家思想是用来约束自己的。”

“让自己成为道德榜样,去感染身边的人,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。”

“可是那些打着儒家旗帜的人,有几个做到了?”

“多是用纲理伦常去要求别人,用所谓道德去指责他人。”

“如果孔子地下有知,恐怕会气的大骂彼其娘乎。”

方孝孺哭笑不得,这话传出去恐怕又要惹出一番非议了。

陈景恪也是被憋的太久了,别人只看到了洛下学宫大儒云集,新思想层出不穷。

事实上,在繁花似锦之下,隐藏着太多的勾心斗角。

很多腐儒真的是抱残守缺,打死不愿意承认自己那一套的缺陷。

你和他讲道理,他和你讲礼法;你和他讲礼法,他和你讲传统。

你和他讲传统,他和你讲祖宗之法。

换成别的时候,陈景恪早就掀桌子了。

什么玩意儿,敬酒不吃老子就请你吃罚酒。

但洛下学宫的盛况实在太难得了。

又有几个人,能将全国大多数学者齐聚一堂,共同研究学问?

虽然有不和谐的地方,但总体上来说,依然是积极的意义更大。

作为活动的发起者,他不能掀自己的桌子,破坏目前的大好局面。

有些尖锐的想法,只能憋在心里。

今天因为解缙的原因,他有些破防了。

再加上方孝孺是为数不多,能在思想上和他正常交流的人,所以他难免就多说了几句。

“孔子是千年前的人,他到底怎么想的谁都不知道,大家各有各的解读。”

“朱子和陆子(陆九渊)是近在眼前的人,你看看这才多少年,他们的思想就被曲解成什么样子了?”

“朱子存天理灭人欲,他后半句解释的很清楚。”

“吃饱穿暖、娶妻生子都是天理,穿金戴银、三妻四妾、奴役他人,是人欲。”

“可是那些所谓理学门徒在干什么?”

“他们无视了后半句,处处以前半句来要求别人,来指责别人。”

“他们指责的是权贵、是富人也就罢了,可事实上他们指责的是饭都吃不饱的穷人。”

“认为穷人想上进就是人欲,是不符合圣道的,简直无耻至极。”

“陆子(陆九渊)一辈子都在研究如何做人。”

“他那句【若某则不识一个字,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】,读之振聋发聩。”

“为了降低普通人学习的门槛,他主张简化礼。”

“可是后来呢,那些腐儒打着他的幌子,将六艺等等全部废除。”

“如果不是我阻拦,算学也早就被他们逐出国子监了。”

陈景恪也是穿越后,从头学习华夏传统文化才知道,理学其实是分成两派的。

一派是朱熹为首;一派以陆九渊、陆九龄兄弟为首,当然主要是陆九渊。

两个人的根本分歧,在于礼的简化。

朱熹认为,君子是需要训练的。

通过六艺、琴棋书画、诗词礼乐,来陶冶自己的情操。

这其实比较符合孔子的想法。

陆九渊的学问可以浓缩成两个字,做人,做个堂堂正正的人。

但是,儒家训练君子的方法太复杂,普通人哪有条件去学习这些东西?

基于现实,陆九渊就提出了一个观点。

不学这些东西,就不能做个有道德的君子吗?

所以他认为,应该简化礼,道德直通本性。

【若某则不识一个字,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!】

我连一个人字都不会写,可我也想堂堂正正的做个人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