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正如前面所说,这些人全都是应天的头面人物。
他们被抓,引起的轰动是非常大的。
不过还好,杜同礼深知舆论的重要性,刚到达应天的时候就开始做宣传了。
百姓知道是为了惩奸除恶,倒也没有惊慌。
真正慌乱的,是那些有钱有势的大户。
那些最有钱的都被抓了,他们又算的了什么?
于是,很多大户开始和奴仆签订正式的雇佣合同,并且制定一系列的福利待遇措施。
很多作坊主,也连忙和雇工签署了正式合同,每天严格执行工作时间。
百姓们感受到了切实的好处,自然也就更加支持朝廷的政策。
那么多大户被抓?
活该,为富不仁的狗东西。
被抓的那些人家就是另一种心情了,到处托关系想要把人捞出来。
但应天的官吏全都选择了沉默。
杜同礼的权力本就非常大,现在又奉皇命手持尚方宝剑,谁敢和他说个不字?
不过这些人也不全是蠢货,很快就有人想到了办法。
不就是推行新法吗?我们支持还不行吗?
但杜同礼依然没有任何表示。
到了这会儿,反而激起了部分人的逆反心理。
这么多大户被抓,就不信你姓杜的敢全杀了?
我们马上组织人去告御状。
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桑敬在凤阳施展雷霆手段,将二十名官吏凌迟处死的消息传来。
那些人的‘叛逆期’瞬间就结束了。
我们无条件配合朝廷的新政,并且会给之前被奴役的人经济补偿。
只求杜大爷您能高抬贵手,饶我们一条狗命。
第567章 真理
最关注桑敬和杜同礼动作的,自然是各地的官吏和大户。
他们的消息也是最灵通的,很快就知道了两人具体做了什么。
桑敬将凤阳乃至凤皖省的官场和民间清理了个遍,甚至把已经废除的凌迟都拿了出来。
如此大的动作,不出意外引起了他们的惶恐和不安。
与之相比,杜同礼的动作就显得有些‘微不足道’了。
但江南的大户们可不这么想。
杜同礼只抓大户,摆明了是将枪口对准他们,这日子可就难过了。
但形势比人强,难受也只能受着。
有些机警的,已经先一步执行朝廷的各种新政,不给杜同礼发飙的机会。
还有些不甘心的,想要等一等。
一来是看看杜同礼是个什么章程。
二来,桑敬如此酷烈的行为,必然会引起朝野轰动。
用不了多久,朝廷必然会有相关旨意下达。
到时候再根据朝廷的意思,做出针对性调整。
总之一句话,钱财难舍。
至于商贾联合起来罢市……没人敢干这种事情。
准确说,在华夏官本位体制下,商贾们连这个想法都不敢产生。
趁着灾荒之年囤积居奇,低买高卖粮食,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。
而且敢这么干的商贾,背后都有大官僚做靠山。
当前的大明官僚,要么是朝廷培养的新式官吏,还是比较有理想抱负的。
要么是在老朱的屠刀下成长起来的,深知朝廷的手段。
在朝廷明确表示要大动干戈的情况下,自然不会和商贾联合起来搞事情。
甚至他们开始主动要求辖区内的大户落实新政。
一时间,停滞不前的人权新政,进展陡然加快了许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