靠的不是运气,而是运筹帷幄的能力。
说实话,以前他对自己的父亲是有成见的。
这个成见,主要是在大明学习期间产生的。
那会儿他心智还不成熟,且正处在叛逆期。
得知自己父亲当年干过的事情,是非常羞愧的,心中也产生了一些偏见。
后来重回安西,与朱樉生活了一段时间,感受到父爱温暖。
这种偏见减轻了许多。
但内心深处,依然有些不以为然。
可是现在,这种偏见彻底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敬仰。
朱樉并不知道儿子的心里变化,依然在将自己的学识,掰开揉碎了喂给自己的儿子。
说起来,他对王妃和嫡长子嫡长女,感情是最复杂的。
既有亲情,也有愧疚。
当年跟着自己受了那么多罪,确实亏欠他们太多。
所以现在的他,对三人格外的重视。
不想小蝶这么早出嫁,就是因为这个原因。
女儿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了,很多事情自己这个当父亲的也无法左右。
只能趁现在,多留她两年,好好照顾她。
对于朱尚炑,他也是非常满意的。
在大明跟随名师学习这么多年,确实学到了真本领。
唯一的缺点,就是太年轻缺少经验。
不过这东西是可以后天养成的,好好培养就可以了。
朱尚炑最让他满意的地方,是谦虚、谨慎。
不会不懂装懂,也不会刻意卖弄学识。
理解能力也很强,什么东西都是一点就透。
重返秦国后,极短时间就能获得大家的认可,靠的可不只是朱樉的支持。
和他自己的表现也是分不开的。
至于会不会忌惮儿子夺权……朱樉只能表示,想多了。
虽然目前他没有提前退位的想法,可也巴不得儿子早点独当一面。
安西局势复杂,全靠他一个人真的太累了。
有个帮手,他就能腾出手去处理更重要的事情。
就比如这次攻打马穆鲁克,要是朱尚炑成长起来,他就不用坐镇京师,可以亲自去前线指挥战斗了。
他相信,如果自己能去前线,这一战会打的更容易。
可惜,没有如果。
朱樉继续说道:“而且和奥斯曼、欧罗巴公开决裂,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断绝双方贸易。”
“用经济制裁的方式,来限制敌人的发展。”
切断了东西方贸易,对西方的影响是最大的。
当前大明生产了世界上百分之七十多的商品,销往世界各地。
失去了大明的商品,奥斯曼和极西列国的日子,都会难过的多。
而大明本土,对外国商品几乎没有什么需求。
除了一些奢侈品和猎奇商品,也就赔本进口一些粮食,免得商船空跑。
失去极西商贸,会不会影响大明的商业发展?
答案是不会。
大明拥有广阔的领土,数量庞大的藩属国和附庸势力。
还有炎洲和殷洲两个大洲做后花园,黑土大陆也同样可以自由出入。
可以说,现在的世界对商品的需求远远大于商品生产。
大明所有的作坊全天候工作,生产的商品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。
当然,局部影响还是会有的。
比如专门跑极西商路的商家,会被波及到。
但并不致命,失去这条商路,反而能倒逼他们寻找别的商路。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