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于是大家从原本的敌对,变成了友好。
接着大明安西舰队和马穆鲁克残余势力,对红海一侧的欧罗巴水师展开了联合攻击。
大明水师从水上进攻,马穆鲁克人从陆地进攻。
在双方的合击下,把守苏伊士运河红海入口的欧罗巴水师,很轻易就被击败。
不得不退到地中海一侧的入口,和卡洛斯带领的主力汇合。
正如卡洛斯所说的那样,明朝水师的主力战舰也确实不敢轻易进入运河。
没办法,运河实在太窄了,进去就相当于固定靶。
但同样的,欧罗巴水师也不敢跨过运河,来进攻大明水师。
双方一边占着一个入海口,就这样达成了诡异的平衡。
有了大明水师的帮助,马穆鲁克人东西两岸终于可以进行交流了。
法拉吉得到消息,也带着残余部队从山里走出来。
接着就是双方的正式谈判。
最后法拉吉以马穆鲁克国王的名义,宣布与大明结盟。
奥斯曼和欧罗巴联军也没有闲着,趁着这段时间攻城略地,占领了马穆鲁克大半的土地。
并且他们还在继续往南打,准备彻底吞并马穆鲁克。
双方正式结盟之后,明军就有了出兵的借口。
汤軏、张靖运等陆军将领,带领六千骑兵登陆西奈半岛。
准备来一出围魏救赵。
他们先是突袭了驻扎在凯瑟琳山的奥斯曼军队,斩首两千余级。
之后与法拉吉带领的残兵一起北上,在西奈山(半岛中部)与奥斯曼三万援军相遇。
汤軏和法拉吉带领主力正面与奥斯曼军交战。
张靖运带领一千骑兵绕了个三百多里的大圈子,突袭了奥斯曼位于西奈半岛北部的军需粮仓。
之后他又马不停蹄,出现在了奥斯曼军后方,并发动了突袭。
奥斯曼军大败,被阵斩七千余人,又有万余人被俘虏。
之后两国两军一路向北,收复了大片土地。
正在开罗围剿抵抗势力的巴耶塞特大惊,连忙带兵返回西奈半岛。
双方数万大军缠斗数天,谁都奈何不了谁。
只是大明一方的军队太少,法拉吉这边也是残兵败将战斗力有限,关键是后勤也严重不足。
只能被迫退守西奈山,据险而守。
奥斯曼一方也没有追击。
后勤粮草被烧,他们的补给一时间也难以为继。
之前损失那么多人,手里的兵也有点捉襟见肘,必须等国内援军到达才行。
更何况比起西奈半岛中南部的山区,开始开罗等地的广阔平原,更值得占领。
于是双方就这样默契的罢兵了。
奥斯曼占领了西奈半岛北部地区,法拉吉在明军的支持下,占据了中南部山区。
在苏伊士河西岸则是另外一种局面。
因为大明水师不敢太过深入运河,无法从水上提供援助。
光靠马穆鲁克残兵,根本就挡不住奥斯曼的兵锋,只能一步步后退。
最终整个开罗地区全部丢失,他们只能退往相对贫瘠的西部荒漠地带。
奥斯曼军队还想继续追击,但被明军水师的大炮超视距射击了一波,顿时就老实了。
双方就这样陷入了对峙。
奥斯曼和欧罗巴联军占据了富裕的北方,马穆鲁克在大明的扶持下,勉强在贫瘠的南方站稳脚跟。
接着双方都开始进行内部整合。
奥斯曼和欧罗巴联军,开始瓜分战利品,同时在占领区域建立统治。
马穆鲁克一方,各势力也忙着聚拢难民,建立定居点。
明军水师反倒是最轻松的,站在一边看戏。
而且为了答谢对他们的帮助,马穆鲁克拿出了许多压箱底的宝物,用来犒劳明军。
大家对此都非常满意。
虽然偏离了最初的计划,可结果是好的,此行可谓是收获满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