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h1>大明第一首辅 第425节</h1>
这篇斗鸡赋若是刨却其他,那自然是写的极好的,有唐朝王勃之风,东晋傅玄之意,偏又写出几分凶狠,把斗鸡场景写的栩栩如生,刀光剑影,血肉模糊,两鸡相斗却好似两军打仗一般。
偏他也不是只写斗鸡,反而把斗鸡形容成‘小儿邪恶,三代难存’的玩物丧志之意,言辞诚恳,颇有循循善诱之意,要从源头堵住这些不良行为,免得追悔莫及,愧对祖宗。
但这篇文章若是刨得深一点。
番禹的鸡自来就有名,可这人怎么写的湖南湘潭的鸡。
是了,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情,不就一开始来自湖南。
开篇那句——“登天垂象于中孚,实惟翰音之是取。”
这句话直接点了鸡能沟通神明,是国运兴衰的征兆。
现在这个时候出现这篇文实在是太过凑巧了。
朱祐樘把文章甩在地上,淡淡说道:“去查。”
—— ——
夜色渐黑,江芸芸下值后躺在椅子上晃得有些困了,眼皮子都耷拉下来了,鼻尖是香得不行的鸡肉味道。
最近京城鸡肉大降,乐山又捡漏买了一只肌肉健硕的大公鸡回来。
——“最近的鸡怎么都这么强壮了。”乐山说。
——“强壮好,肉炖起来结实。”诚勇说。
眼看着诚勇已经在做最后的鸡汤收尾工作了,安静的小巷中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随后,紧闭的大门被敲响。
第二百零七章
谢来欲言又止地看着面前笑眯眯的小状元, 好一会儿才说道:“这就是你说的本山人自有妙计。”
江芸芸背着小手站在门后,点了点头:“你就说妙不妙。”
谢来动了动鼻子:“还挺香。”
斗鸡赋一出,整个京城有点眼力见的人都知道最近不是玩斗鸡的时候,一时间京城鸡价大跌, 不少指望这个赚钱的场所也都相继关门避了避风头。
屋内, 乐山等人惶惶地看着突如其来的锦衣卫, 那么多腰间带刀的人围住了这件小院, 一个个神色严肃,瞧着就不是来串门的。
“走吧。”谢来耷拉着眼皮子说道, “我自诩目光如炬, 怎么就没看出你是个惹事精呢。”
江芸芸有些不高兴,踏出下槛:“我才不是,我只是履行我一个新科进士的职责而已。”
谢来打量着过分年轻的小状元, 也没说话, 只是抬了抬下巴:“走吧, 这次就不拷你了。”
江芸芸笑眯眯下了台阶, 锦衣卫的动静太大了, 不少人都躲在门缝里探头探脑看着, 窸窸窣窣声不断,只众人都到走到巷子口时, 黎循传和顾幺儿正被人拦着不准进入。
黎循传平静地看着她,在斗鸡赋出来的那一天他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了。
江芸还是这么大胆,哪怕她已经学会了迂回, 但还是横冲直撞的迂回,一点也不避讳。
这片斗鸡赋只要有点政治敏锐的人, 都能看出它到底再写什么。
他写的是两鸡相斗, 但内涵得却是兄弟相残。
他说所有明朝宗室都是围困在院子里的, 他们被大臣们包围,整个大明都在供养这些人,权欲心逐渐膨胀的陛下与其担心门坏了,墙塌了,不如担心院子里的人在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,会不会举起刀来。
江芸说的自然是有道理的,而且非常有前车之鉴。
撇开唐朝兄友弟恭的种种案例,本朝也不是没有先例。
陛下显然也看懂了,他甚至看得太懂了,所以才让锦衣卫来。
江芸芸甚至还有心情对着黎循传笑着点了点头。
黎循传神色复杂地看着她,他有一瞬间的觉得羞愧。
那个年纪比他小,比他瘦弱的人明明经历了这么多事情,但怎么就还是这么勇敢。
那天晚上,这个躺在躺椅上摇摇晃晃的小少年慢条斯理,漫不经心地说道——“这扇门小了,所以要换个大的。”
那个时候黎循传心里就明白,江芸也是看不上这个内阁的,所以他既没有走午门跪谏的那条内阁安排的路,也没有走明哲保身的师兄给的路。
他就像当年贸然又大胆地站在黎家大门前一样,横冲直撞的野蛮,但又隐隐试探的谨慎。
在他眼里,既然破局,那我就大胆一点。
“江芸。”顾幺儿惊呆了,想要冲上去看看。
黎循传连忙把人拉住,镇定说道:“你帮不了他。”
顾幺儿扭头去看他。
“他和我们不一样。”黎循传想了想后,小心翼翼说道,“顾仕隆,这是他选择的路。”
顾仕隆迷茫地站着,直到人群散去,还未回过神来。
——他为什么总能听到这句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