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女性文学 > 大明第一首辅 > 大明第一首辅 第524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明第一首辅 第524节(1 / 2)

<h1>大明第一首辅 第524节</h1>

江芸芸听到这句话,那口一直悬在心口的那口气,终于缓缓吐了出来。

失败,是的,所有人都害怕失败。

可哪有注定成功的事情。

原来,他们要的是她江芸芸的保证。

她江芸芸要成为海贸这件事情,若是失败后全权负责的背锅侠。

因为皇帝是高高在上的,没有态度的但不愿放弃利益。

内阁是左右衡量的,是坚决要保护国家利益的。

所有大臣都是各抒己见,保持自己忠君爱国立场的。

只有开了这个头的江芸芸,成了也许会有微不足道的威名,输了肯定是脑袋落地的下场。

江芸芸总算明白她站在这里的目的了。

——往前数的那些朝代,那些执意要改革的人是不是都要遭遇这样的压力。

——他们也许甚至不能表现出来。

“下一个开海的地方选在广州的漳州,省台的人你如今也都熟悉了。”许久之后,一直沉默的徐溥抬眸,看着面前铮铮如修竹的年轻人,柔声问道,“你可愿意去?”

第二百七十一章

徐溥没有立刻要江芸芸给出答案, 只是不经意看了眼逐渐昏暗的天色,外面乌云密布,瞧着是要下大雨了。

明明早上的时候还是艳阳高照,天气炎热。

“夏日天气多变, 谁也不知道早上的那把伞到底拿不拿, 确实愁人。”徐溥看着面前的年轻人, 一脸怜惜说道, “要不要那这把伞说到底就是一个赌的事情罢了,江侍读可要借伞回去?”

江芸芸看着逐渐风起的院子, 缓缓摇了摇头:“想来只是这段路的距离, 也不需要借助伞的庇护。”

徐溥闻言叹气:“风雨无情,遮风避雨也稳妥一些。”

江芸芸沉默着。

屋内的四人也都各有异色地看着她。

徐溥自来惜才,又是首辅, 从大局出发自然是希望他能去漳州, 至少诏令从内阁出, 对江芸芸来说便是一个庇护。

李东阳是他的师兄, 不愿他再涉足这趟浑水, 安安稳稳在京城待着, 好不容易给人塞回翰林院了,只要好好做事, 按照他的才智一步步走上去是迟早的事情,便是内阁也能进去的。

谢迁其实是不赞同海贸的,太过冒险, 也太过离经叛道,但他是个沉稳的人, 打算静观其变的, 所以他对江芸到底要不要接受这个任务并无任何想法。

刘健的态度最是奇怪, 他大力抨击过江芸的海贸,但也狠狠斥责过弹劾江芸的人,有点两不沾的意思,现在他独自一人坐在阴影里,任由窗边的影子落在自己身上。

现在看来,江芸去漳州确实是所有人心中最好的打算。

他有先例,人也聪明,名声好,在民间威望也高,更重要的是他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,不过是商户出生的庶子,据说和富裕出生的嫡母还生分了。

他的老师,师兄到底是外人,关键时刻,谁也帮不上忙。

这样的人对于各方势力来说,反而是最好角逐的。

陛下昨日过问了两次漳州人选,言下之意,不言而喻。

皇亲国戚们到处都在拱火,都希望能分一瓢羹。

那群不懂事的御史们就知道弹劾反驳,毫无建树。

风波中心的江芸芸自然也看得明白,她高高兴兴从琼州回来,只觉得自己可真是厉害,可一回到京城,一盆冷水就浇了下来。

她开海贸是真心实意觉得百姓活不下去了,想了许久才谨慎地为他们选择这条路。

她也是真心实意想要百姓能挺直腰杆过日子的。

她也是真心实意没有掺杂一丝自己的利益的。

可现在这些人却要她成了一把刀,一把为了他们开山劈海的刀。

外面的人只看到漳州之行的两面,一面是只要做得,好江芸芸名声大涨,自此平步青云,一面是若是做不好,江芸芸就会身败名裂,甚至黯然退出官场。

稍微懂一点的人还能看明白两点,一个是若去漳州还有一个好处,内阁会作为挡箭牌,能稍微缓解江芸芸的压力。

但另一点却是漳州作为万众瞩目的地方,推行海贸的难度自然不小。

事情中心的江芸芸是愿意接过这个棒子去完成自己的想法。

海贸是解决现在土地大量失踪的唯一办法。

可这件事情就像夏日的雨,江芸芸一头扎进去,势必会成为落汤鸡。

她想要安安稳稳做这件事情,她想要百姓脸上露出开心的笑来,她想要所有人能吃得上饭,穿的暖衣服,而不是在此刻各方势力的的胁迫下,把这件事情办得失去本心。

去了漳州,所有事情肯定是不会顺她意的。

所以江芸芸不再说话。

徐溥年纪大了,说了这么久的话便觉得有些累,一脸疲惫的挥了挥手,让她回去仔细想想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