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女性文学 > 大明第一首辅 > 大明第一首辅 第671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明第一首辅 第671节(1 / 2)

<h1>大明第一首辅 第671节</h1>

江芸芸笑着点头:“知府慢走。”

秦铭开开心心迈着四方步走了。

“哎,你不嫉妒啊。”谢来的脑袋从屋顶上冒出来,随口问道,“这人也太得意了。”

“升官了自然要开心的。”江芸芸背着小手,慢慢悠悠回了自己的屋子,“秦同知虽然功利心了点,但对百姓还算爱护,兰州的知府是他,我是开心的。”

谢来看着她笑眯眯的样子,也跟着一本正经说道:“你向来是开心的,好事开心,坏事也开心。”

江芸芸回了自己的官署开始处理公务。

她事情确实很多,希望走之前可以先把秋粮交齐,而且徐选那边要安排好,江漾的事情也要留好退路,本来打算明年开春推行的种子也要看着情况,早点做准备了,陈继那边也要提点提点,免得这人轻了骨头,哦,还要和大好人肃王告个别。

“终于可以回京了。”谢来躺在屋顶,悠游自在说着,“看看我的孩儿们还记不记得我了。”

“哎,你可以找几个人保护三娘她们回家吗?”江芸芸的脑袋冒出来问道。

谢来满口答应:“行啊。”

“行,回头我肯定给你们锦衣卫上折子表功。”江芸芸保证着。

“好啊!那之前松山牺牲的兄弟……”

“都带上,我打算立一个碑,放在松山,你到时把你兄弟的名字都报上来,对了,还有上次守城时牺牲的那些也都要,我打算多写几篇表彰赋。”江芸芸说,“要树立英雄榜样,对了,那个更夫的名字我得要问过来。”

“你可真好啊。”谢来露出开心的笑来,“我们这些粗人也能出现在大人物的表彰里,嘻嘻,真痛快。”

“大人物的赋写的人多了,到处都能知道他们的功绩,我何必插一脚。”江芸芸收回脑袋,准备铺纸写文,“普通人才更值得表彰,兰州要发展靠的可是他们。”

谢来一听这动静,立马激动说道:“我来我来,我伺候你。”

江芸芸看着他夺走自己的墨条,只看了一眼立马急了。

“哎,轻点啊,加水啊!哎哎哎,你会不会研墨!赔钱!!!”江芸芸暴怒。

“有钱有钱,我锦衣卫,有钱!”谢来手忙脚乱说着,“都给你买!都给你买!别生气,别生气。”

两人说话间,寇晗穿着素白衣服,带着珍珠头花,红着眼睛出现在门口。

“江同知,我,我可以和你说几句话嘛?”她低声说道。

第三百四十八章

“你们打算后日就走?”江芸芸惊讶, 急忙问道,“怎么突然做这个打算,且不说马上就要下大雪了,路上也不安全, 现在也太匆忙了, 等过了年, 开春了再走也完全来得及, 天也不太热,运送时也不会耗费大量冰块, 你们路上也不会太过辛苦。”

寇晗小声解释着:“我娘已经开始打包行李了, 现在走其实也刚好,还没下雪呢,走快一点能赶到年前回家。”

江芸芸拧眉, 好一会儿也没说话。

她没想通, 好端端地怎么就改变主意了。

“听闻两位大人都升官了, 这是我娘给你们准备的贺礼。”寇晗从丫鬟手里拿出一套文房四宝, “算不上什么好东西, 还请江同知不要介意。”

江芸芸看着那文房四宝, 回过神来了:“秦知府没有家眷在兰州,你们不用这么快就离开的, 而且他肯定也能理解这事。”

寇晗低着头没说话。

她这几月总似乎有点恍恍惚惚的,总觉得日子好像还是原来这样,但再一回过神来, 好像又不是了。

她到现在也不敢靠近停放他爹尸体的屋子。

她隐隐听厨娘说尸体已经不成样子了。

一开始找不到人,大家都急坏了, 最后还是家里的大黄狗出面才找到的, 但因为找到得晚, 已经被野兽啃食了大半,王府那边花了大力气才修补好的,送过来的时候,江芸当时不在兰州,还是肃王亲自上门来送的棺椁和丧仪。

她想象不出来她爹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了。

她娘不让她去看,她也不敢看。

她爹就是一个走路慢吞吞的小老头,这么记着也挺好。

“这是我娘送你的。”她自恍惚中回过神来,从自己袖子里掏出一个口袋子,“这是我爹之前说准备送你的,但还没来得及给你,后院当时其实收了不少粮食,本来说要一部分带回去做种子的,另外一部分准备分给你和秦知府各一袋。”

她顿了顿,手里来来回回捏着米粮袋子,伤心说道:“可我没保护好,它好像有点坏了,壳都烂了,我把坏的都挑出来了,又对半分了,现在三个人分分就这么一点了。”

江芸芸看着她手里的米袋子,也跟着半晌没说话。

“你能把农时册给我一本?” 寇晗难为情说道,“我也想把爹的那袋子种子种了,可我不太会,我爹之前跟我说的时候,我都嫌烦的。”

江芸芸点头:“回头我让江漾给你送过去。”

寇晗点头。

她说完了却没有走,脚边的大黄狗安安分分蹲在他脚边。

江芸芸只是安安静静地站在她的不远处。

十来岁的小姑娘一向是开开心心,无忧无虑的,可几个月下来却又消瘦憔悴许多,整个个人都还有点懵懂不安。

“夫人还有其他事情交代吗?”江芸芸和气问道。

寇晗摇了摇头,过了一会儿才鼓足勇气问道:“晚上是我爹六十岁的生日,你愿意来我家吃顿饭嘛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