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明升官路 > 第55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第55章(2 / 2)

周邦彦不是不通庶务的那等官员,相反,在他读书考科举之时,就已经接触家中的一些核心事物,很是知道一些家中铺子的运作、掌柜的管理,所以瞬间也读懂了秦修文折子中隐含的意思。

举凡买卖者,不过是将南边的货物卖往北边,将北边之物卖向南面,低买高卖,获取利润罢了。

但是其中风险也大,如今之买卖,处处关卡、层层盘剥,再加上若是货物囤的多了,恐有一朝翻船再不得翻身之险;若是货物囤的少了,那么也有卖完之后,只能看着对家赚钱的难熬。

若是有一处仓库,供这些人集中囤放货物,再分批卖往其他地方,岂不是又能分散风险,又能多赚银子?商人最是重利会算计,其中好处连他都能看的出来,更何况是他们?

仓库即使以极为低廉的租金出租,但是建几个仓库又能费多少银子?每年从卫辉停靠的货船又有多少?赚的是细水长流、源源不断的银子啊!

再次,届时那些车队、马队、船队,又由谁来出资成立?想必这种运输队伍,没有他周邦彦顶着去往他地也不太平吧?那这里面,又有多少利润可以分?

更何况,秦修文还言,目前新乡县青壮流民一万余人,目前可以全部投入此次的码头建设工程中去,征役之费用由新乡县一力承担,同时他还将发动新乡县的富豪乡绅一起出资修建。

“整个卫辉府届时必将百舸争流、熠熠生辉,在周大人的治理下,不同凡响!”这是秦修文在折子上的结束语,但是让周邦彦读罢,心潮澎湃,久久不能平静。

周邦彦作为卫辉的知府,其实是因为潞王府督建之事,专门被万历委派过来的,对他来讲来卫辉一遭,最要紧的事情不是什么整治民生,而是尽心尽职地为潞王建好潞王府,让皇上满意,自己也便算功臣身退了。等到三年任一满,自己就调往中枢,由自己的老父亲运作一番,十有八九能再次升个半品。

所以周邦彦一直以来都将潞王府的督造当作头等大事,而如今秦修文却给他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。

现成的人力有了,钱也能到位,就等他一点头,到时候名利双收,这样的好事,谁会往外推?

况且,其中之利,光是随便想想,就能让周邦彦这样的人都呼吸一滞。

若是秦修文的折子上,让他出人出钱,就是说的再天花乱坠,周邦彦都要三思再三思,或许最后还是驳回。毕竟事事都有风险,当官之人更多都是但求无过、不求有功,让他亲身上阵去出人出钱,到时候事情没弄成,惹得一身骚的可就是他自己了。

a href="https:///tags_nan/kejuwen.html" title="科举文"target="_blank"gt科举文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