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可和万历自己心里打的小算盘不一样,也和他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许下的誓言不一样!可是一面是自己最爱的女人,另一面是还要倚靠、帮助他处理天下事物的朝臣,他一个都得罪不起,只能用拖字诀先安抚住双方,让万历以“元子婴弱”为借口,等过个几年再说册立之事也不迟。
可是这样一来,那些老奸巨猾的朝臣们,哪里还猜不出万历的心思,更加咄咄逼人,直言可以先册立太子,太子出阁讲学可以再晚个两三年也行,说来说去,就是先要一个名分,一切其他事情都可以徐徐图之。
其实这个时候万历完全可以顺从朝臣的意见,先给一个名分又如何?毕竟他自己还正当壮年,长子朱常洛也就四岁,什么都还看不出来,而郑氏刚生下来的朱常洵,更是才刚满月,能不能健康长大都是一个未知数。甚至就在那个时候,他自己内心都没有彻底下定决心,到底要立谁,以后他们老朱家的江山到底谁来坐皇位还不一定呢。
可是这样一来,他岂不是辜负了郑氏的期望,郑氏可不会听他什么顾全大局的话,她只揪着以前的诺言,让万历记住自己是皇帝,说过话的不能当作放过的屁一般不算数!
万历只能含糊其辞,说自己再考虑考虑,但是同时他又发了一道旨意,要加封郑氏为皇贵妃,以奖励她的生育功劳。说白了,他想换个方式安抚住在后宫和他闹的凶的郑氏,把册立太子的事情再往后拖一拖。
可谁知这下捅了马蜂窝了,许多朝臣纷纷上奏,本来要立长子朱常洛你万历都不情不愿地在打马虎眼了,现在还要加封郑氏为皇贵妃,地位远在王氏之上,直指中宫之位,到时候更进一步那就是皇后了,这不就是摆明了你就是想要立次子为太子么!你万历是把我们当傻子玩么?!
上折子,必须上折子!大臣们气不顺了,言辞就更加激烈,等万历看到那些反对他的折子,气的更是差点把御案都要拍断了,拿着朱笔的手都颤抖了,字都写不下去,显然也是气大了!
这下子,原本还摇摆不定的万历皇帝,彻底倒向了郑氏母子,就和朝臣们杠上了。
这件事从二月初三开始吵,一直吵到了三月初二,最后万历还是一意孤行,以这是我的后宫我的家事为由,先册封了郑氏为皇贵妃,而大臣们还想再和万历争论,万历却开始消极怠工了,人家不上朝、不接见大臣,只让太监们做传声筒,总之谁要想见他,都统统不见,只和郑贵妃在后宫之中如同平常夫妻一般相处,一起养育次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