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女性文学 > 但夜莺不来 > 第42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第42章(1 / 2)

(' “在哪儿打工不是打工,也来北京开开眼界,这边工资高,以后还可以留下。”于乔说得很平淡,但不能不说她考虑周全。

她这个人就是这样,若是想对谁好,那一定是掏心掏肺。连跟着她的工人们,也不例外。

“好了,尽量别沾水,记得每天早晚各涂一次。”她将药膏塞给宋喆。

那支药膏,宋喆留了很久,以至于后来铝皮壳子上的字迹都模糊了。后来他也常常在想,如果他没有做那件事情,那么于乔会不会还在他身边。

人生若只如初见,很多事会不会不一样。

而此刻,他只是将药膏放好,然后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于乔:“你看看这个。”

那是一份医院的诊断记录,患者为女性,没有姓名,因坠楼导致颅脑损伤,大量出血,休克状态,送icu抢救。

薄薄的一张纸,只是入院初步诊断,记录的很简单,但于乔却觉得字字惊心。

“这是小茹?”拿着记录的手有些颤抖,她问。

宋喆点头。

于乔扶着桌子,缓慢坐下。这段时间她委托了律师,好不容易去调了材料,才去公安局查到小茹的情况。她当场被宣布的死亡,但尸体已被家属认领,并没有骨灰存放。而小茹的父母并没有去认领。

生不见人,死不见尸,好像凭空消失一般。

她无法坐视不理。

在北京的这段时间,便一直在打听这事儿。她觉得小茹没有死,而宋喆送来的这份诊断记录恰好说明这一点。

宋喆说:“我找人去查了医院那天的监控,但是被覆盖了,问医生也没有结果。但是我有个同学是那个医院的护士,悄悄跟我说有人打过招呼,让不要提那天的事情。但她记得那天有个跳楼的女孩,伤得很严重,抢救之后就转院了。还找到了一张最初的就诊记录,就是这个。”

他指了指于乔的手,担忧地问:“如果这真的是小茹,那你还要继续找吗?这里面的水很深……”

她不是不理解宋喆的担忧,但她做不到事不关己。

静默好一会儿,捏着的手指都泛了白,她才下定决心一般,说:“她是我妹妹。”

“你已经帮过我太多了,以后这事你就别管了。”

“你想做什么?”

于乔苦笑了下:“我能做什么?我一个无权无势的平头老百姓,我只是觉得你本来事情就多,别再为这个费神了。”

宋喆却说他乐意帮忙,又让她别冲动别逞能,有事随时联系他。

于乔答应。

“放心,我也干不了什么事,只是希望能有个确定的结果。”

说着,便去给他削水果吃。

屋外雨淅淅沥沥地下,窗户开了一半,像画框一般,框进白色的雨帘和远处的古槐枝丫。

于乔坐在窗边,安静地削一只梨子,飘来丝丝梨的清香。

宋喆坐在桌子的另一边,撑着头欣赏,说:“真像一幅画。”

于乔朝窗外望了一眼,神情不明,说:“是啊,一幅画。”

送别宋喆后,她挑了几个梨子下楼,然后拐进了另一条胡同里。

上个世纪的大杂院,破旧不堪,一扇门外挂好几个电表。进门最左那间独自住一位孤寡老人,以靠捡垃圾为生。

“周大爷,您在家吗?我是小于,给您拿点梨子来。”于乔站在门口,对着里面喊道。

“哟,小于又来了啊,老周没在,你把东西放他门口就行。”隔壁大妈从门里探出个脑袋,说。

最近她常来,通常是送点饭菜,一来二去的,邻居们也都认识了,还夸她心肠好,比老周的亲女儿还关心他。不像他亲女儿,嫌她亲爹捡垃圾丢人,嫁去河南之后再也没回来过,也不想想当初她的学费也是捡垃圾一分钱一分钱攒出来的。

就是这老周脾气太怪了,总是横眉冷对的,还好人家小于胸怀大,不计较。这不前几天还给他买了件衣服。

听说周大爷没在,于乔便把梨子放在窗台上,拿了几个给隔壁大妈。

“那我先回去了,等周大爷回来了,大妈您告诉他一声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