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第131章(1 / 2)

<h1>第131章</h1>

另外一人连忙做出了阻拦手势,说道:

“万不可去!”

“为何?”

“哎,有那好奇之人,结伴去探寻,结果无一人回来,后来失踪的人多了,咱们感孝城的城主下令彻查,发现是乱葬岗出现了一尊阴煞。”

“哦哦哦!我说的前段时间,城主怎么派人前去绞杀,听说金丹期修士就去了四五位。”

祝无邀摸了摸下巴,感觉这话里话外的,信息挺多。

感孝城的城主,能派出四五位金丹期修士,说明他本身境界应是元婴期。

虽说此城规模宏大,但一位元婴期,可为大宗长老、小派掌门,或者家族的族长。

即便当个散修,那也很不得了。

看来这感孝城,并不属于巨阙派管辖的辖地。

应该是这位城主的私人领地……?

更何况,还不仅城主一人,这样的修士配置,就用来管一座城池,未免大材小用了。

也许此地不该唤作感孝城,还应该有个感孝宗、感孝门之类的。

还有就是——阴煞。

祝无邀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,还是在「长寿客栈」那件事中。

也正是在那件事里,她正式迈进了修道路的门槛,获得了无锋剑的原石料。

据说阴煞的形成,需要死者生前受尽折磨,一口怨气凝而不散,使其魂归尸内。

多数情况下,并不能保持人性。

祝无邀大概能和阴煞打个四六开,若是保持了理性、能自主修行提升实力的阴煞,她也许打不过。

四五位金丹期修士?

这是看热闹的人夸大其词,还是阴煞实力过强、为了保证万无一失,多叫了些人过去。

如果这是落子结缘的效果,应该是无锋剑的机缘?

祝无邀琢磨了好半天,总觉着感孝城这事儿,似乎另有隐情。

水很深啊。

她在心里列了个一二三四,打算做足准备,去探下乱葬岗。

第二天。

祝无邀打听明白了感孝城这个城名的由来。

据说,此地本来名为离泉镇,因其一处格外清冽的泉眼而得名,某日,当时还是散修的宣城主、携夫人在此落脚。

本来两人只想暂住,谁知,城主夫人有了孩子。

因此小住变成了久住,久住变成了定居。

两人过着神仙眷侣一般的生活,共同教养两个孩子。

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。

宣城主的妻子重病,遍访神医无果,只能久卧于病榻。

有一神人途径,感念其夫妻至情,给出了个药方——

取其骨血至亲的一心一臂一眼,入药为引,才能治好此病。

两人怜惜子女,不愿让任何孩子为此付出性命,因此瞒下了消息。

谁知,有一仆从曾受夫人大恩,竟然为了救人、向那两个孩子走漏了风声。

大女儿和二儿子为纯孝之人,争相牺牲自己,以求手足活、母亲活,二话不说、救母剖心。

宣城主悲伤欲绝,忍痛烹药,可药端到夫人面前,竟似母女连心般,夫人高声悲呼——「痛煞我也!」

竟然气绝身亡。

宣城主失妻、丧女、绝子,一天之内,满头白发。

离泉有感,为之泣绝。

自那时开始,离泉镇日渐繁荣昌盛、竟有如神助,世人皆言,天有情、感其孝,故降祥瑞、风调雨顺免天灾,使纯孝之人安眠。

故名感孝城。

第176章 许诺

世间事,还真是大同小异。

也可能每个世界的发展过程中,总是会呈现出趋同的趋势,出现类似的人、发生类似的故事。

祝无邀觉得,这个故事似乎少个结局。

少个童话故事般「美好的结局」。

穿越之前,她曾看过类似的故事——

妙庄王共有三女,分别名为妙缘、妙音、妙善,三公主自小时起便才华横溢,颇有仙缘,宁愿舍弃皇家富贵,也要寻寺庙修行。

惹得妙庄王大怒、放火烧寺。

幸得信众及时将她藏到了山上,躲过一劫。

妙庄王后来重病缠身,铁拐李化仙人为他诊治,给出药方——需要亲生骨肉的一眼一手为药引。

大女儿和二女儿拒绝舍己救父,唯有妙善公主愿意献出自己的手臂和眼睛,以求父亲痊愈。

正因舍己救父的孝心,妙善公主功德圆满,得道飞升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