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第144章(2 / 2)

既然矿场里捡起的石头,能用来算卦。

即说明这方小洞天有灵。

因此,镇守此地,为人所用。

祝无邀没再继续问下去,聊到这种程度刚刚好,若是再继续揭底,就有被书老杀人灭口的风险了。

至于用书籍引诱书老「叛变」,这主意太过理想化。

谈文论道的这点儿交情,玩归玩闹归闹的,若是触碰到真实利益、到了正事上,书老说不定真得会给她表演个变脸。

祝无邀比较有自知之明。

也许在书老眼里,她就是个图书馆工具人。

两人的地位实际上并不平等,又何谈利诱与合作。

书老翻到了文稿的最后一篇,目光凝住。

在见到这句话的瞬间,他便知道,这正是关于「水」的释义。

“利万物而不争……”

他想到了「外门杂役」中,关于明晚的描述。

还真是恰如其分。

待看完这短短的二十来字,他突然笑道:

“原来这段话,不是那梦蝶的庄周写的。

“在看到这段话前,我曾对此多有猜测,也试图根据明晚的性子,尝试着写出对水的释义。

“看到之前那几个小故事时,那逍遥无争之意,与我的猜测相符,当时我便认准了那是庄周写得、两本不同的书。”

书老笑着摇摇头,似乎有些感慨。

“如今看来,这分明是两个不同的人,处众人之所恶吗……

“小姑娘,写出这句话的人,是谁?”

祝无邀回道:“老子。”

气氛似乎凝固了一瞬。

然后,她后知后觉察觉出这句话的歧义,解释道:

“不是老子,是这个人就叫「老子」。”

书老的表情重新和缓下来。

他说道:

“仅短短二十余字,便蕴含无限哲理,也不知这到底是怎样一本奇书,「故几于道」吗……你家的这位先辈,居然尝试着对「道」做出阐述。”

祝无邀听着书老那句「你家这位先辈」,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。

毕竟她在书老这里的人设,不仅有老子这样的先辈,家族传承还有五千年。

藏书颇多,就是太过低调、和平。

祝无邀倒是有些好奇,问道:

“不知您是怎么看出来,这些并非同一人所写的?”

毕竟老子和庄子同为道家,纵使方向不同,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。

书老今天心情应该是当真不错,他说道:

“写出上善若水的老子,说得是蛰伏清净,而梦蝶的庄周,则是避而不出,一位物为己用,一位逍遥物外,怎么可能是同一人呢?“

祝无邀听得似懂非懂,用自己的语言理解了一番——

老子说的是,昏君治下、能臣不出,讲得是潜龙勿用。

庄子则是单纯的热爱躺平划水,乐衷摸鱼,不论管事儿的是谁。

对前者而言,「明哲保身」是达成目的过程中的手段,而对后者来说,明哲保身就是最终目的。

祝无邀不由得感慨道:

“书老,您要是在我们家,说不定能当个学者。”

听到祝无邀说的话,书老意外地有几分落寞,说道:

“有言道,拥书百城南面王,可惜,纵有藏书千万,在这矿场之中,我也不过是一个看门人。”

第194章 文艺汇演

回到矿场。

之前多半个月的时间,祝无邀始终在暗地里推波助澜,在她的描述下,外界的情形危如累卵,仿佛顷刻之间就会大厦崩塌。

领头那几人面色愈发焦急。

他们频频密谈。

可祝无邀旁观着,却能看清、这些人根本没有下定决心。

他们只是焦虑,并且一事无为。

似乎有些躺平的苗头。

祝无邀并不慌张。

与书老约定了下次会面的时间,回到矿场后,她没有立刻去散播谣言,而是转头找上了叶小舟,问道:

“几天?”

这话问得没头没尾。

叶小舟却立刻明白了什么意思,她传音道:

「从这里回摘星楼,再从楼顶盛来紫气赶回,大概需要六七日的时间。」

「怎么回事儿,发生啥变故了,这么着急?」

叶小舟表面上照常闲谈、来避人视听,闲扯道:

“什么几天啊,没听明白。”
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gt.)

传送门:|/agt|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