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h1>第171章</h1>
“啊——!!!”
祝无梦被吓掉了手里的书,惊叫着跑了出去。
看着小姑娘落荒而逃的背影,祝无邀再忍不住、低头笑了起来。
没想到这小丫头这么不禁吓,真是又怂又爱看。
祝无邀笑了会儿,然后伸手将地上的历险记捡起来,拍了拍书上的尘灰,将它放在桌上。
书名赫然在目——《山的那边是什么》
灵感来源于课本上的诗歌,在山的那边。
也许这篇文章放在课本里,就是为了启蒙孩子的好奇心、种下一颗种子,当他们长大后,会不断尝试着向外走出去。
想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。
是海?
还是一个崭新的世界?
祝无邀坐了很久。
然后将菜刀收进储物袋里,取出来了笔墨纸砚。
她已经不打算在书坊贩卖这本书了。
既然比翼城将它看作洪水猛兽,操纵着众人的意识,将自由列为禁谈。
那么这本历险记,当然要配得上禁书之名。
它不会是摆在书架上的道德文章、趣事逸闻,不会让街头热议、城中纸贵。
这本书将被藏在书架的最底层、床榻之下、箱匣中,在暗不见光的深夜里,有一盏微弱的灯光为它燃起。
所以,不会有书生高谈阔论、争相传阅。
只有窃窃私语为它留一席之地。
什么是洪水猛兽?
你所惧怕的、却无法阻止的,终将成气候的,便是洪水猛兽。
越是遮遮掩掩、越是神秘,就会有更多人趋之若鹜。
现在,看过这本书的,只有祝无梦、叶小舟、书坊掌柜。
其他人只知道她写了游记,却不知书中内容是什么,她只需另编一本可以见人的游记、里面多写些外面的危险。
然后扔到书坊掌柜那里,说她的游记书坊掌柜已经答应出版了,就能够打消自身嫌疑。
从而明修栈道、暗渡陈仓。
所以,祝无邀要伪造一本新的书,然后杀人灭口,让这本书彻底成为一个谜团。
至于祝无梦……
应是不妨事的,那小丫头本就喜欢这种神神秘秘的事情,可以将她拉入伙。
如果祝无梦背叛了她,这是好事。
正好能磨灭她对祝无梦那点怜惜,也不至于真有必要时、下手犹豫从而误了自己。
这样想着。
祝无邀添水磨墨、执笔落字,开始伪造可以见人的那本游记。
「外面的世界,很危险。」
「在我踏出比翼城的第一天,来到一处山岗,遇到了猛虎拦路,幸好有位喝了十八碗酒的壮士相救,但之后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……」
第229章 别吵,她在烧烤
作为一个修仙之人,祝无邀写话本的手速非常快,尤其脑子中素材极多、放在修真界里又是稀奇玩意儿。
因此,不过两天一晚,她便伪造出了可以在明面上示人的游记。
这本《祝氏游记》,意识形态非常符合比翼城传统观念——
外界潜藏着巨大的危险。
走出比翼城后,会遇到吃人的猛虎、拦路的巨蟒、截道的山匪、宰人的黑店……
而故事中的她,历经千辛万苦、才终于逃回了家乡,直到写下这篇游记时,依然心有余悸。
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不二之选。
适合比翼城中每家每户都备上一本。
绝对能阻止孩子蠢蠢欲动的好奇心,让他们安居于家乡、不再想着往外跑。
但是,这样的书籍,比翼城里有很多。
它不过是旧论俗谈,为比翼城的与世隔绝添砖加瓦罢了。
而《山的那边是什么》,才是城中从未出现过的论调。
祝无邀抽空与阿梦谈过这件事。
不出她所料,小孩子总是对这种秘密进行的勾当很感兴趣,她眼睛发亮,说道:
“阿姐,如果你倒在了前进的路上,我一定会接过你手中的重担,成为暗夜里引路的炬火——哎呀!”
阿梦的额头被祝无邀曲起手指敲了下。
“说点儿好听的。”
什么叫做倒在了前进的道路上?
祝无邀看着正在翻阅历险记的阿梦,问道:
“你在学堂里的伙伴,长大后是想走出比翼城的多、还是想留在家乡的多?”
阿梦撑着下巴,思索了下,说道:
“齐师带我们在后山的树林里埋了苗,她教我们落叶归根、总要回到家乡,还说留在比翼城中,就可以与小树一起长高、直到与云相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