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之后,又陆续来了几位,有了未来交易的许诺,若她真与沈寻斗了起来,不指望着这几位能够出手相助,不落井下石总是能够做到的。
直到夜深。
她这小院子里,总算是清闲了下来。
祝无邀收好稿纸,打算明日先将院子里的灵草收一收、换些贡献值,然后再去把早已应下的书稿、交到墨痕书坊里去。
没想到,自己居然能有拖稿十三年的一天。
只可惜不好立刻让无语和有道是揭棺而起,换个新的笔名,祝无邀还真就没有把握。
时代已经变了。
如今的话本界,已经不是当年的话本界了。
连什么重生到狗身上、这种令人惊奇的东西,也已经步入了大众的视野,好在话本传播的基础——互联网还未曾出现。
即使修真界里,话本向前跨了一大步,依然没那有上辈子那样百花齐放。
作为一个妙笔生花之人,祝无邀对李先生上次说的「你本来就没什么文笔」,格外不忿,但又无话可说,毕竟自己学得是白话!
上次祝无邀去墨痕书坊时,依然看到了曾经写得几个话本摆在书架上。
也不知道世人对无语和有道是两人,现在又会作何评价……
对,上次着急回来。
这回怎么也得看看,自己的灵位,香火到底旺盛不旺盛!
第287章 报纸
择了个良日,祝无邀再次来到北玄城。
这天这时辰挑的对。
墨痕书坊前,来买书的客人不少,应是正赶上了沧浪文集新一期的发售日,祝无邀准确无误地盯上了那《万卷书评》,当即眼睛一亮。
这东西好啊。
这不是报纸的雏形吗?
只是可惜了生产力不到位,无法将成本压下来,故而覆盖率没那么广。
能有如今的规模,还多亏了顾朗的商业头脑,在创立之初、以砸钱的方式进行了推广。
养成了看文必带书评的习惯。
祝无邀刚进墨痕书坊,没急着说书稿的事儿,先拿出了铜钱,说道:
“让我看看这《万卷书评》。”
周老也未曾在人前挑明祝无邀和书坊的关系,笑着亲手递来了份书评,眸中似乎有眸中难以抑制的期待。
祝无邀将万卷书评接到手,当即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。
她翻看速度极快。
等到整册迅速浏览过一遍之后,陷入了思索。
直到步入后堂、见着了李先生,还没等李复违讨要文稿,率先问道:
“为何万卷书评上,只有书评?”
李复违被这问题问得有些纳闷,反问道:
“那万卷书评上,还该有什么?”
随即恍然大悟道:
“哦哦哦我懂了,你是想说这万卷书评有许多人在看,可以借此来吹捧某个话本?
“其实也有人找上门来,愿意付钱、来让自己的文章登上万卷书评,添些名气。
“但被顾少爷给拒绝了。
“万卷书评之所以会受欢迎,就是因为点评客观,若变成了谁钱多、谁就能左右书评,那么这东西也就失去了价值。”
祝无邀知道他理解错了。
这东西可不止「推书」之用。
“就没想过收录一些修真界的奇闻轶事?
“或者凡世中的新鲜趣闻?”
李复违愣了下。
还没等他把这个事儿想明白,突然窜出了个人影,正是顾朗!
“祝姑娘,你这个想法妙啊!!”
顾朗一把拽住了祝无邀的衣袖,久别重逢,差点儿热泪盈眶。
但现在可不是叙旧的时候。
他刚刚听了一耳朵,当即抓到了重点,说道:
“我说的怎么这万卷书评,怎么越来越不对味儿,这些年下来,越来越局限下来,感觉像是出了第二本《沧浪文集》!
“都是他人来投稿,然后挑出合适的文章收录。
“甚至还有根据原本的文章内容,进行二次创作的,这分明就成了另一本文集!”
祝无邀刚刚就发现了。
在万卷书评上,甚至还有「同人文」的出现,与她一开始的预期,简直是大相径庭。
就像墨痕书坊除了完本小说、连载小说外,又开了另一个新栏目而已。
这倒不怪顾朗想不到。
在前世时,也有类似于报纸的东西,却始终不成规模,归根到底,还是生产力水平没发展到位,配套设施也没那么齐全。
若要真正成为报纸,需要大量的人手、分散到各地搜集新鲜事,且需要保证信息传送的及时性,还需要在各处铺开门店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gt.)
传送门:|/agt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