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h1>第391章</h1>
落榜之后,明烛曾经来过悬诗小院。
她面上不见失落,语气更听不出异常,似是十分释然开阔,说道:
“吴姐姐,以后我就不能经常过来了,从前家里勒紧了腰带供我读书,如今到了我回报的时候,得去赚钱养家了。
“有幸见过了龙门,没能跃过去,也不过是被打回原形、重新做回泥里的泥鳅而已。”
祝无邀不言语。
沈安之说道:
“见过了天高海阔,便会不甘。
“不如从一开始,就未曾见过,野心与不甘心、也就无从折磨你,清醒的代价是痛苦。”
明烛深吸了一口气,压下了心间的刺痛,笑道:
“至少,我知道了自己是怎么败的。”
言罢,明烛起身拜别。
她走到院门前,回身望去,见到了随风飘舞的宣纸、墨色的诗句。
院门逐渐合拢。
那方世界,在她眼中越来越窄。
直到她被隔绝在外。
明烛从未自傲过,因此,弯下腰来格外容易,执笔的手可以用来给人写书信、帮人抄书、给店家理账,也可以用来浆洗衣物与刷碗。
有时遇到学院里的同门,迎着打量的目光来传菜,也能笑着招呼一句——「这家店某道菜可得尝尝。」
然后麻利地摆开碗筷。
崔先生的开阔,她学得很好。
直到此时,祝无邀才发现,明烛很早就在为跌回泥里做准备。
她从没摆过不知所谓的清高架子,在学院中和同门关系不错,亦从不自夸学问。
因此并没有在登高跌重后、受到太多的奚落。
借由书院里的人脉,又以做过活的各处为资源,偶尔也能接到些事少钱多的活,在夹缝之间、明烛缓慢地抽枝展叶。
一开始磕磕绊绊,逐渐变得从容。
祝无邀却知道,明烛始终没放下过学业,看书、思索,却似乎不是为了谋求功名。
祝无邀也不知道,明烛沉默翻书时、到底在想些什么。
直到某天夜里。
明烛将所有的书籍、文章,堆在院中,引火点燃。
她的兄长与妹妹上前扑火。
“这是做什么!阿烛,这可是你格外珍视的东西!”
“阿姊,我去提水!”
明烛抬手按住兄长的肩膀,又将妹妹拽住,说道:
“在这样的世道下,书籍无用。”
她想到了放榜那天的轿辇,想到了李城管酒后对她的「提点」,想到了仙人斗法时砸碎的桌椅,想到了崔先生无数次慨叹、还是选择避世不出。
火焰在她的眸中跳动,渐渐归于平静,直到熄灭、只余灰烬。
第二日。
明烛来到了悬诗小院。
她拜在祝无邀面前,说道:
“请仙人传道于我。”
不知何时,明烛猜到了悬诗小院中的两人,不是凡辈。
沈安之摇头道:
“你虽有灵根,却无甚天赋。
“我二人只是修为浅显的散修,自身亦不得长生,教不了你。”
明烛不听他言,只目光灼灼地看向祝无邀。
祝无邀静默一瞬,耳边响起了沈安之的传音——
「祝师妹,传授道法,会使她原本的命运发生偏移,莫要忘了你我的赌约。」
她笑了笑,传音回道:
「沈师兄防得倒是紧。」
在没把握护下明烛之前,祝无邀不会节外生枝,她摇了摇头说道:
“你的悟性太差了。”
无甚天赋、悟性差……
两人的评语,给了明烛很大的打击,尤其,为她下了判词的人之一,还是她始终很尊崇的吴姐姐。
明烛听出了话里的拒绝。
知道强求无用。
她略有些黯然,但很快打起精神,抬头说道:
“即便无缘仙途,吴姐姐也是我在诗词、书法一途上的引路人,亦算得上吾师。
“弟子明日再来。”
言罢,干脆利落地起身离开,丝毫不给祝无邀纠正她「吾师、弟子」的机会。
人走之后,沈安之评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