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写《隐世高人》结局的崔蘅是吧,跟我等走一趟吧,你有福了,仙人老爷要见你!”
学子看出来者不善,有人想要上前拦下。
崔蘅肩膀似乎被捏碎,她额头渗出冷汗,抬手拦下学子,不欲将无辜之人牵扯进来,说道:
“想来是仙人老爷要我去著书的,莫要惊慌,都坐回去,我去去就回。”
陆尤期座下门生得了吩咐,知道不能闹得太大、以免李谚出手阻拦。
现在,陆尤期正在另一处城镇的城管府里,和李谚谈仙论道,他们几人过来,把崔先生请出城门外,是先要给她个「见面礼」的。
见她识趣,为首之人大笑几声,冷冷道:
“当然,我们会把崔先生送回来的。”
就是不知是何种模样罢了。
若这个崔姑娘识趣,跪着给仙人老爷们磕几个头、知道讨好,说不定断两条腿、留半口气;若是那不识趣的,说不准得削成个棍子、玩够了再送回来。
不过,怎么着也得留口气,等着陆尤期过去,亲自处置。
崔蘅被堵住了嘴,塞进木桶里,运出城外。
同一时间,明烛进城。
她要去找崔先生。
想要隐晦地去提醒崔先生,今日城中恐有变故,应尽早出城避难。
还想和崔先生聊聊,这世道下读书无用,想去寻一个答案,问问凡人的出路究竟在何处;仙人视凡人如蝼蚁,千万年如此,凡人的愤怒究竟有何用?
她们擦肩而过。
颠簸的驴车上载着脏污的木桶出城去,贫寒的学子正在往城里走。
而天上的飞鸟,正在目视南方,振翅向前飞去,它吃饱了稻谷,体力更为充足,于是翱翔的距离更长,正巧被策马游玩的世家公子看见。
弓满弦张,蓄势待发。
一支飞箭险之又险擦过飞鸟的羽翼,惊起鸣叫,它连忙扇动羽翼逃离。
附着在它身上的紫气,在飞鸟和箭羽擦身的瞬间,悄无声息转变了宿主,寄附在了飞箭身上。
天空之下的世家子弟射空了这一箭,皆是唏嘘。
而那柄飞箭,在空中划出了抛物线。
它向下坠落着。
正巧落在了整装待发的镖局队伍中,神驹受惊扬起前蹄,发出了一阵嘶鸣,引起了场不大不小的混乱,全员无伤,只是马蹄落下时,磕松了篆刻着符箓的马蹄钉而已。
镖局队伍的领头怒骂一声。
临出行前的这场小动乱,让他感到了紧张,但作为筑基后期的修士,很快调整好了心态。
他扬声道:“都打起精神来,今夜奔袭千里,来日灵石滚滚!”
言罢,他将灵力注入手中晶状法器,随着光芒亮起,队伍中神驹足下的铭文展开一个个巴掌大的纹路。
护镖队向南行进。
在远方的高山之上,平河鼎下祝无邀神情肃穆,集中了精神。
沈安之缓缓抬起手,接住了飘落的雨丝,衣衫随风飘扬,他想起了多年前的那场暴雨,是天道在为她遮掩。
好风借力,假宋江藏下了真黄巢。
第527章 唱晓镇与黎城
灵笔曾对祝无邀讲过——
它置下的小因果,嵌套于天命之下。
如果若两者走向一致,可以事半功倍、好风借力。
那场暴雨中,或许故事的走向不同,但崔蘅与明烛总会相遇。
天道在为应劫之人遮掩,所以那场暴雨中,相隔不远的陆尤期同时在悟道,引起了祝、沈两人的注意,即便没有《隐世高人》,也会有别的话本、别的故事使他顿悟。
若只是明烛与陆尤期两人天命混淆,沈安之不一定会看错。
可偏偏……祝无邀也用紫气置下了一块石头,与天道一同、拦下了崔蘅的马车。
沈安之以为,崔蘅与明烛的相遇,是祝无邀做的手脚。
于是,他猜错了天命。
只是凭借着直觉,留在此处,看住了祝无邀,不让她继续增添变数。
祝无邀也没察觉到任何异常,以为明烛命数中微小的波动,是由自己引起的,让彼时还不知名的假宋江、藏下了这真黄巢。
当明烛在悬诗院中埋下灵剑时,沈安之曾担心过,祝无邀会不会横插一手,再次拦截下天命运转、阻碍天道运转。
可他万万没想到,祝无邀居然闭关了。
沈安之甚至想不明白,这究竟是天意、还是巧合。
如果闭关中的祝无邀知道了这一切,大概会说——这是必然。
有沈安之拦阻,她想去帮明烛会被拖住,这不是两难选项,而是能救下谁、就去救谁的必然。
————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gt.)
传送门:|/agt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