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宋瓷娘子 > 第21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第21章(1 / 2)

叶守钱手伤到难以烧瓷,完不成差雇,便有有心人来告知一个‘好去处’,捏住夫妻二人想要为闺女好的心思,劝说二人将女儿卖掉。

白氏性格懦弱,遇事总会徘徊犹豫,难得有些时候会比较不糊涂,可偏偏就被人捏中了‘玄妙观’这个令白氏信服的地方,最终让白氏也点了头。

夫妻二人相信自家闺女肯定能过上好日子,可这一切原本就由谎言堆积而起。

而这环环相扣之中,最为可笑的是......

“谁知道阿娘当年去玄妙观求签,吃完素斋,腹中孩子便康健起来了吗?”

叶青釉温声发问,白氏原本捂脸而泣,听到这句话,顿时趴伏在桌子上再也不愿起来。

谁知道呢?

答案这么明显。

家里人一定是率先知道的。

此事中,最最可笑的便是,玄妙观的灵验,原本只该有同白氏亲近之人知道,却被反用在白氏的身上。

哭声幽幽,哀哀切切,弥散在破落老屋的每个角落。

叶守钱脸色微微发青,干裂的嘴唇抖动几下,跌跌撞撞朝着门口的方向走去,艰难吐字道:

“我,现在,出门,找柳府打探.......”

“我去问问,他们近期到底是否有招下人,若是.....”

若是有,为何从始至终,连管家姓甚名谁都没有说起。

若是没有,那二弟妹等人,究竟是准备将人卖去哪里?!

后面半句,叶守钱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。

叶青釉摇了摇头,牵住了老爹的袖子:

“太晚了,明日再说吧,阿爹。”

事已至此,早已不差这一时半会儿。

外面的天色已黑,按道理来说大部分的人应当都已经休息。

叶守钱若是三更半夜跑到柳府附近探头探脑的打听消息,没准就会被乱棍打出来,这不是该做的事儿。

况且,许是叶青釉习惯用最大恶意揣度别人的缘故。

她总觉得她们刚刚和主屋那群人闹翻,现在指不定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老屋,叶守钱这个小家中唯一的男丁若是离开,留弱母小女二人在家里,人微言轻,指不定刚刚吵嚷最凶的二叔便叫人将屋子推掉.......

可能性虽小,但却不是没有。

无耻之人,不该用什么常人的逻辑来评判。

叶青釉向来是谨小慎微的性子,只要一想到有这种可能性,便心里满是不自在。

叶守钱身形一颤,深吸一口气,用那只遍布老茧的粗手拍了拍叶青釉的头顶:

“晚上人才多,爹去去就回来。”

“不然的话,晚上阿爹睡不着。”

人才多?

人才,多?

人,才多!

叶青釉一拍脑袋,这才想起来这会儿究竟是什么时候——

宋!

这可是宋!

宋朝与a href=https:///tags_nan/tangchao.html target=_blank gt唐朝不同,宵禁制度不复存在,百姓在夜里可出门吃吃逛逛,不用担心被巡夜的士兵抓入大牢。

叶青釉曾在了解一件制作精良,保存完善,说是传世珍宝也不为过的宋朝青瓷时,读过一本着名的笔记体散记文《东京梦华录》,书上写宋朝时的都城‘夜市直至三更尽,才五更又复开张。若耍闹去处,通宵不绝。’

此句的意思为:夜市本应在三更结束,可没想到早市五更就开始,更有甚者,压根不休息,通宵达旦的耍闹。

此间事所形容的,便是宋时的经济昌盛繁华,夜市热闹非凡,休息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无论是何时间点,都有让人玩闹游耍。

叶守钱刚刚说晚上才热闹,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事情。

相反,困于白日里需要劳作,无法消解的缘故,夜晚里出门游玩散心的人才更多。

根据记载经济的书籍《金昰记事》中不完全的统计,宋朝夜市对物品的消耗与购买力,平均能够占全年总产出的三到四成。

或许有人不理解。

但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,东西哪怕再小,也是有其价值的,有产出,必须要有所消耗,不然物品堆积,价格便成了一种符号。

以一年举例,若是一年能够做出两万匹的绢布,光是夜市上的销路就可以占到两万匹中的约莫三到四成。

这是种相当恐怖的概念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