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唐天将军 > 大唐天将军 第13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唐天将军 第13节(1 / 2)

虽然时人都谓王维无双,但李瑄最清楚李白的“天才”,以及后世的地位。唯有杜甫能与之比肩。

这个时代,诗人想要名扬天下,只有两个地方,长安和洛阳。

那是天下文人荟萃之地!

在开元年间,李白虽然去过长安和洛阳,但他父亲李客是商人,《唐六典》规定,“工商之家,不得预于士”。

无法进士及第,纵然在朝野有一些名声,但并未掀起太大波澜。

李白一直以“奋其智能,愿为辅弼,使寰区大定,海县清一”的功业自许,追求像东晋名臣谢安一样“暂因苍生起,谈笑安黎元”的丰功伟绩。

所以李白在开元中后期,频频干谒王公,向一些官吏说出他不喜欢说的话,还接连向李隆基献赋,然而依旧得不到重视。

但李白在追求在精神上自由的同时,执着于政治上的一鸣惊人。纵然屡屡碰壁,他依然未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。

真正让李白闻名的是天宝元年。

他的好友道士吴筠奉诏入宫,当面向李隆基推荐李白的诗名。

贺知章和玉真公主又联名推荐,李白终被李隆基所知,任命为翰林待诏。

李隆基降辇步迎,以七宝床赐食于前,亲手调羹,这让李白一时名声大噪。

但他带来的冲击力,依然比不上二十年多前就已经名动长安,又是太原王氏出身的文坛领袖王维。

整个天宝年间,都是李白沉淀的过程,每过一载,李白的名声,就提高一分。

在安史之乱后,虽然皇帝还是王维的崇拜者,但民间文人心中,李白已经不下于王维。

等李白死后,他留下的浪漫发酵,他雄奇飘逸,变化莫测的诗风,让无数文人追捧。

不下百年,长安有传:盛唐有三绝,李白的诗,张旭的草书,裴旻的剑舞。

诗歌,草书,剑舞。这三样东西,最能表达飘逸与浪漫,满足文人士大夫的憧憬与幻想。

李白在那时,成为真正“高高在上”的谪仙人。

“止步!”

李瑄就要冲破人群,靠近李白和贺知章的所在地时,被右相府的青衣恶奴喝住。

“放肆!我乃宗室子弟,与八郎是朋友,敢拦我,不怕八郎惩戒你们吗?”

李瑄说话的时候,一把将拦住他的青衣恶奴推开。

几名恶奴见李瑄衣着华贵,颇有风度,张口就宗室,又号称李屹的朋友,一时竟不敢拦。

都知李屹蛮不讲理,完全靠自己的喜怒,奖惩奴婢。

李瑄看到李林甫的第五子,李屿。

和李屹的纨绔不同,李屿颇受李林甫喜爱,现在任郎官。他与李岫、李崿都是李林甫着重培养的子嗣。

李屿旁边还有两人,其中一个是面瘦多须的男子,他在李屿面前,颇为谄媚。

此为殿中侍御史卢铉。李瑄记得卢铉拜访过李适之,但李适之瞧不上他。后来投靠李林甫。

卢铉虽只是从七品下的官吏,但殿中侍御史能纠察京畿,他一向以李林甫马首是瞻,李林甫指哪,他就咬哪,按照李林甫的意志办事。

所以朝堂上那些四五品官,都很畏惧卢铉,生怕被他抓住把柄,被李林甫知道。

另一个是穿着墨绿的窄袖圆袍的中年男子,李瑄不认识。

在李屿对面,曲江池畔的柳树下,李瑄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,和一名中年男子。

老者正是贺知章,他虽然八十余岁,但依然精神矍铄。

他是心态很好的老人,越活越年轻,越老越纵情,不久前还干出“金龟换酒”的荒谬事情,虽然酒醒后立马赎回象征着身份的金龟,却传为佳话。

李白一袭白衣,身材适中,留着稀疏的胡须。虽然看起来有些不修边幅,但整个人有一种出尘的气质。

特别是他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,像是倒映着宇宙星辰一样,深邃明亮。

此时的李白傲然面对拦住他的右相府家奴,任李屿软硬兼施,也不愿意为这种人写下诗歌。

入官场一年,李白发现和他幻想的不太一样。

虽贵为皇帝的“御用文书”,但一腔热情,无从施展。

李白自命清高,傲视权贵,不愿与之同流合污。

也正是这种天真,短短半年不到,就被现实击得粉碎。

再加上今日李屿的逼迫,让李白更讨厌权贵们粗鄙傲慢的嘴脸。

“太白无兴作诗,五郎何必强人所难?”

贺知章在一旁耐心劝导李屿。

他最清楚李林甫的权势,虽然性豪狂,却深谙明哲保身之道,不然也不可能屹立在长安政坛五十年之久。

“李太白,为曲江春色赋诗一首。如令我满意,还会有重谢。如若不然,别想离开这里。”

李屿不听贺知章的劝告,再次警告李白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