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瑄在这方面不善言辞,只能问她们是哪家的。
她们一个个自我介绍,全是士、贵,甚至还有不少李姓。
按唐制,同姓不得婚配,李瑄不知道她们来凑什么热闹。
最终李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将这些士女打发走。
他称自己要去高力士府,士女们见她们心中的李郎有重要事,也没缠着,失落离去。
高力士今日在兴宁坊的宅子中。
和高力士搞好关系,再以高力士牵线,打好与杨玉环的关系,关键时刻他们只要帮李瑄说一句话,李瑄就能化险为夷。最起码李隆基会给李瑄解释的机会。
安禄山就是例子,把杨玉环哄得开心。哪怕有人说安禄山要谋反,李隆基的第一反应,是先杀告安禄山谋反的人。
……
“七郎啊!圣人已经下令在工部建立印刷坊。主要经文、典籍,刻雕版兴雕版印刷。现已烧制大量泥活字,活字印刷用以印刷非常用书籍。”
高力士在他的后院搞起这些,他让李瑄看他摆弄活字印刷。
有活字印刷,临时的告示,很快就能拓印成千上万份,非常方便。
李隆基见识到这种速度,想到能将自己的“文治”再推向一座高峰,所以大力提倡。
当发现高力士有这样的才华后,对高力士更加宠信。
长安的文人得知高力士发展印刷术,还搞出活字印刷,纷纷赞扬高翁的贤明。
这让高力士心中对李瑄很感激。
只要能将印刷术布置到郡县,他必青史流芳。
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换作是我,一定不如高翁细致。”李瑄对高力士拍马屁。
“七郎,我们这么亲近。在府上就不要说这些了。”
高力士拉着李瑄的手,他天天听别人拍他马屁,早听腻了。他不想李瑄也这样。要不是李瑄年纪小,他都打算与李瑄拜把子呢。
“高翁,我在边塞的时候,从胡人手中得一种大唐没有水果。由于来自西域,我称它为西瓜,它熟了以后,吃起来甜脆爽,如果先以冰存之,再加以糖,绝对是夏日的美味。我现在将种子带回来,希望高翁能种在兴庆宫中,夏日时为圣人和玉环娘子解渴。”
李瑄笑了一句,看来高力士真的将他当成晚辈了。他趁机将西瓜种子拿出,又把种西瓜,以及西瓜熟了以后的注意事项,用小本子写下。
皇宫有冰窖,皇帝和妃子每年夏天要用巨量的冰块。
西瓜冷藏后是最爽口的。
这种西瓜虽然对李瑄来说不甜,但胜在水份多,有浓厚的西瓜香味,再加点糖就甜了。
李瑄前世小时候,经常在西瓜里加糖。
“别的大臣,都托我向宫中送珍珠、美玉、奇石、奇物,总之就是珍贵华丽,七郎竟这么朴素吗?”
高力士觉得新奇,故而一问。
“我擒拿乌苏米施可汗的时候,获得的奇珍异宝一袋又一袋。但那是国家的财物,我自然不能取走一粒。圣人赏赐的黄金与绢,又不是稀奇之物,玉环娘子也不缺这些。这些没什么价值的西瓜,只是我的一点心意。但我相信我的西瓜,能让圣人和玉环娘子一笑。”李瑄委婉而中肯地说道。
“七郎有心!届时我也看看这从没见过的瓜果。”
高力士赞叹李瑄的品性。
得知高力士下午要回宫时,李瑄告辞。
他路过信安王府的时候,看到大门紧闭。
信安王府的牌匾已经不在。
在李瑄出征突厥的时候,十月初三那天,信安王李祎病逝。
李隆基痛惜,追赠太尉。
李祎的儿子李峘、李岘等,皆搬离兴宁坊。
李瑄下马对昔日的信安王府微微一礼,返回平康坊。
信安王留下的《行军录》李瑄已经看过好几遍,他很快就会用到。
……
“大兄,你知道李太白在哪吗?为何那天早朝时没见?”
回到左相府,李瑄问李霅。
按照时间线,李白还不到被“赐金放还”的时候。
“那个爱喝酒的李太白,看谁都不顺眼,还总是写诗嘲讽权贵。七郎看他最近写的《玉壶吟》:三杯拂剑舞秋月,忽然高咏涕泗涟……君王虽爱蛾眉好,无奈宫中妒杀人。”
李霅找出一张纸,将李白的诗递给李瑄。
李瑄轻声一字一顿地念出来。
字里行间,感觉到李白的孤独与抑郁。
“有时候圣人召见,他却跑到长安的酒肆喝得酩酊大醉。一次两次还好,总是这样,圣人也不耐烦。现在翰林待诏该干的事都不让李太白干。去长乐坊的酒肆一家一家找,总能找到李太白。”
看李瑄念完,李霅又将他知晓的告诉李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