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唐天将军 > 大唐天将军 第493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唐天将军 第493节(1 / 2)

现在看来,杨玉环的枕边风吹得还是挺好的。

只要有河陇军的名义主帅在身,他的影响力就会一直在军中。

在老部下的配合下,能在关键时刻控制河陇军队。

其实陇右群牧大使和河西长行转运大使的保留,在李瑄意料之中。

这样的职位,本就是李隆基最信任的大臣兼任。

一般的节度使,不可能拿到养马权。

历史上的安禄山倒是在天宝十三载拿到了。

但他只能管理范阳北部有限的几个牧监。

大唐的牧监大部分都在陇右、河西一带,要不然也不会叫“陇右”群牧。

安禄山无法到达陇右,鞭长莫及。

“七郎离开军中。但没有人能接替七郎的全部兵马。我准备在四镇任命四个主帅,七郎麾下猛将如云,人才济济,可推荐一下。”

李隆基向李瑄说道。

主帅离军,在大军立下滔天战功的情况下,肯定从四镇内部提拔。

不会从外部空降主帅,这一点李隆基清楚的。

河陇军先击回纥,又先后剿灭吐蕃五十万大军。

如果空降一个主帅,谁会服气呢?

除了李瑄,什么样的主帅才能震慑住这样的军队?

“这种大事,由圣人定夺即可,臣已离开军中,就不便再多说了。”

李瑄含糊其辞地说道。表明自己不会再掺和军中的事情,只想安安心心主持新法。

“我哪有七郎熟悉麾下的才能呢?我知道七郎的忠心,但就不能为我分忧吗?”李隆基不悦地说道。

“臣惶恐。请圣人提问名将,臣会为圣人介绍详细。”

李瑄赶紧回复李隆基。

“安思顺如何呢?他的名字我在开元初年就听说过。”

李隆基暗暗点头,向李瑄问安思顺。

“安将军参加武街之战的时候,臣还未出生。他是忠臣的后代,对国家一心一意。他父亲安波注老将军七十岁还在马上,安将军五十多岁亦披甲上阵杀敌。从漓水之战到九曲之战,再到大非川之战,安将军都功不可没。臣想来,他有能力统领一军。”

李瑄向李隆基介绍安思顺。

说实话,安思顺忠心的是大唐,不是李瑄的亲信。但李瑄还是不吝啬对安思顺的美言。

“忠臣!让他节度哪里好呢?”

李隆基想到安思顺的生平事迹,四镇安排在哪里更合适。

“臣认为去朔方可以。他的资历能威服朔方的军队。”

李瑄提示李隆基。

“有道理!”

李隆基点头,朔方确实需要安思顺这样的强将镇守。

“高秀岩呢?”

李隆基又问另一名副使。

李瑄的回答也是一般无二,阐述高秀岩劳苦功高,还是漓水之战的关键角色。

“让高秀岩这样的猛将坐镇太原吧!”

李隆基主动提出让高秀岩担任河东节度使。

他故意不考虑程圭和李光弼。

朔方的程圭,河东的李光弼,哪怕此次也立有功勋,也无法成为节度使。

因为他们都是王忠嗣一手提拔的心腹部下。

王忠嗣案刚过去不久,李隆基心中的怀疑还未消弭。

李瑄也不会不识抬举地推荐他们两个。

所以李隆基要调遣李瑄麾下的猛将入河东。

“圣人英明!”

此正中李瑄下怀。

“七郎麾下将领功绩和能力最高的是哪两个?”

李隆基这才将目光转到河陇。

“曾杀死吐蕃赞普之子的临洮军大使王难得,他追随我参加漓水之战、白亭海之战、九曲之战、苦拔海之战、大非川之战,是一员能力高超,资历雄厚的大将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