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唐天将军 > 大唐天将军 第501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唐天将军 第501节(1 / 2)

可见他是一名有识之士,赞同常平新法的实施。

“新法的实施,要考虑实际。国家的根基是地方的大族,而非平民百姓。自古兼顾大族的利益,国家才能长久。李相身为士族、宗室,却老是想着对付自己人,迟早会众叛亲离。”

一名胖子士人边搂着妓女,边向周围的士人说道,口无遮拦。

可见他极力反对常平新法的实施。

“荒谬无比!古人云:民为重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国家的根基是千万百姓。大唐的粮食都是百姓耕种,边军的汉人士兵,也多出于普通百姓。土地兼并的豪强大族,才是毁坏大唐的根基。如果不变革图强,最多百年,就会出现两汉的结局。”

又一名士人说道,他的话更大胆,明显是支持李瑄实施常平新法。

“从男女婚配年龄,到常平新法。古往今来没有可循的迹象。贸然实施,必天怒人怨,祖宗之法不可变。明日我便去华清宫下的吏部衙门,劝说李相收回成命,如若不然,我……”

一名反对李瑄的士人义愤填膺地说道,像是李瑄不同意,他就会撞死在吏部衙门一样。

“李相公一心为国,那些反对之人不过是因循守旧,害怕变革触动其利益罢了。”

又有士人讽刺,觉得这些士人的家中,都在土地兼并,吃百姓之肉,喝农民之血。

双方争吵得不可开交。

妓女们也无法插话!

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。

这是许多有志之士的真实写照。

他们有的是达官贵人的后代,有的是家庭富贵的士族,但他们有一颗“澄清四海”之心。

也就是人常说的“‘理想之士’”。

他们认为李瑄是风雪交加,天色晦冥时那一声高亢的鸡鸣。

能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看到李瑄这样君子,心中怎么会不欢喜呢?

没有人是完美,即便李瑄不触犯他们的利益,也会看李瑄不顺眼。

那些被李瑄触犯到利益者,更是上窜下跳去反对李瑄。

他们希望有人能站出来,阻碍李瑄变革。

甚至在心里不怀好意地咒骂李瑄,诅咒李瑄如商鞅、李悝一样不得善终。

当然,还有一些理智的士人,他们认为李瑄变革的初衷是好的,但实际效果有待观察,不能过早下定论。

更有不为利益,直接反对李瑄,是真正担心变法以后,人心惶惶,是违背祖宗之法。

其中不乏言辞激烈者,直言李瑄乱政!

类似的争辩、议论,在长安茶楼酒肆,比比皆是。

还有许多豪门府宅中,也争执不休。

一般贫寒文人,落魄寒士,支持李瑄为多。

士族、大族之中,批评李瑄者较多,有的言辞非常激烈,号称要堵住李瑄的吏部衙门,跪在华清宫的山下求见圣人。

远在华清宫附近宅邸的文武官吏,依旧处于昨日朝堂的震惊之中。

趁着今日休朝,许多官吏到李林甫的府邸。

这次来得更多,哪怕是李瑄的侍郎李彭年也来了。

另外,杨氏的卫尉卿杨铦,罕见的光临李林甫的府邸。

因为杨氏一直在大口大口得吞并京兆一带的农庄、果园。

他们也知道自己无法劝说李瑄,所以他们瞒着杨玉环,想阻碍李瑄的新法。

“祖宗之法不可变,李七郎此般折腾,是要将我大唐带入歧途啊!”

达奚珣悲痛地向李林甫说道:“左相软弱,依附李七郎,现在朝廷只有右相这样的肱骨可依靠。”

他竟不叫李瑄的尊称。

虽然李七郎不是冒犯的话,但李瑄拜相后,哪怕是私下的聚会,都应该称呼一句“李相”。

“大厦将倾,独木难支啊!我欲伸张正义于天下,可奈何李七郎强势。诸公也看到了,朝堂上李七郎步步紧逼,让我等仁人志士妥协。”

李林甫看着坐得满满登登的文武百官,皆是五品以上,他不禁掩面说道。

哪怕是他最强势的时候,许多官吏口服心不服,他难以聚集这么多官吏在家中。

“这常平新法,名为利民,实则官府强行放贷,与民争利,害民不浅,且扰乱地方秩序。李七郎在朝堂上说我们目光短浅,我看他才是目光短浅。”

刑部侍郎萧隐之向李林甫说道:“我们希望右相能主持公道,我们都愿意助右相一臂之力。”

“萧侍郎所言极是,我为官数十载,从未见过如此激进之变革,这是要毁了我大唐的根基。我们愿意全力支持右相,劝说圣人看清常平新法的本质。”

工部尚书陈希烈向李林甫说道。

他有入相之势,威望较高,他话音落后,让更多人附和。

“本相是怕李七郎不肯罢休,又迷惑圣人,推出其他新法,届时天下更为混乱。而常平新法,木已成舟。李七郎已经在拟订法令章程。大家在郡县都有亲信,让他们盯着常平新法去,一旦有纰漏,我们联名请奏圣人,请圣人停止常平新法,使国家的损失最小化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