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全赖段都督的计谋,示敌以弱,使吐蕃主动发动进攻!”
南霁云向段秀实说道。
他们担心吐蕃不敢主动进攻,特意“虚张声势”,让苏毗人、通颊人穿着他们的皮甲,诱骗吐蕃。
使吐蕃相信唐军在柏海的兵马,大部分已经被召回长安平叛。
只是征调通颊、苏毗等附属胡部装样子,吓唬他们。
吐蕃人对自己的战力有足够的自信,他们只把精锐的唐军作为对手,不将苏毗、党项等部放在眼中。
“预计明日吐蕃就会到达,计划还要周密布置,不能有任何纰漏。以免辜负秦王。”
段秀实慎重地说道,行百步者半九十,越是关键时刻,越要用心布置。
现在他们还不清楚李瑄已经被立为太子。
段秀实认为这是大唐的机会,只要打败吐蕃此次的十万大军,就可以在战略上对吐蕃一劳永逸。
入雪域高原的路,被唐军牢牢把控,只要有充足的准备,唐军随时可以进入雪域高原。
“平安禄山之功,未有我们之手。今当奋力,搏取功勋!”
南霁云正色地向诸将说道。
“遵命!”
众将回复,热血沸腾。
许久未经战斗,他们都憋着一股气。
这次与吐蕃的大战,就是他们释放的时候。
从吐蕃未能如期向大唐上贡的那一刻起,这场战争就已经注定。
唐军将帅在绥戎城商议具体计划以后,开始布置各路大军。
在绥戎城外,巴颜喀拉山口的险要地带,有两千通颊、苏毗组成的士卒。
他们白天出城,晚上回城。
由于吐蕃进军,压缩唐军的空间,使唐军出城的探马在逐渐变少。
受制于情报难以展开,吐蕃依旧未发现有什么问题。
恩兰·达札路恭如段秀实所料,准备在到达巴颜喀拉山口的时候,立刻对绥戎城发动进攻。
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
现在老赞普归来,内部不稳,恩兰·达札路恭知道拖的时间越久,对他们越不利。
十一月十日。
一队队身披锁子甲的吐蕃武士打头,每一名武士身边,还有两名手持长矛的吐蕃奴隶。
画着各种猛兽的吐蕃军旗在迎风猎猎作响,士卒的脸被冻得通红。
在步兵后方,才是骑兵。
吐蕃骑兵只为观望,在巴颜喀拉山口的攻坚战中,骑兵不宜奔跑,只能以步兵武士作为主力。
正午的时候,吐蕃前军距离巴颜喀拉山口只有不到三里。
唐军居高临下,早已看到吐蕃军。
而吐蕃军也大概清楚唐军的底细。
前军进攻前,恩兰·达札路恭亲自到达前军阵地,鼓舞士气。
“勇士们!前方为唐军豺狼,欺凌我吐蕃已久,他们索要我们数以万计的牛羊,致使我们的家人没有肉吃。九年前的一战,我们兄弟、父亲,尽皆战死,有的还被唐军所奴役。这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忘掉的仇恨……”
“曾经,这里是我们的土地,我们家人于此放牧,今却被唐军如此妆点,亵渎神灵与自然。唐国内乱,是神灵对他们的惩罚……”
“此刻正是我们雪耻之时。望儿郎们不畏死亡,去拼搏金玉告身。任何儿郎斩杀一名唐军,皆可获得田地、牲畜的奖励……”
恩兰·达札路恭从国仇家恨到军功奖励,全方位激励士卒。
吐蕃确实有不少士卒怀着报仇雪恨之心。
他们被吐蕃贵族洗脑,不问因果,只有仇恨。
“报仇……报仇……”
上万名吐蕃士卒齐声高喝,声震山岳。
不远处的唐军听得一清二楚。
“出发!”
恩兰·达札路恭满意地点了点头,他一声令下,前军出击!
吐蕃的先锋大将为尚且磨,与玛祥·仲巴杰为同族,那囊氏。
先锋武士由他率领,他们在雪地上奔跑,如狼似虎。
后方的步兵、骑兵,紧随着前锋武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