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唐天将军 > 大唐天将军 第865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大唐天将军 第865节(2 / 2)

只是这些豪强大族用阴柔手段,欺上瞒下。

这种情况下,如果没有决心,不论怎么察,都是一笔糊涂账。

江南官吏的手段,又是送黄金,又是送美女。

朝廷的御史到达后,没有几个能两袖清风走出。

即便有御史“留名青史”,在某郡某县,查到一两家豪强大族的罪行又怎样?

一个御史的精力也仅此而已。

等御史走后,他们又打开门户,作威作福。

卢奂在地方多年,对此经验十足。

“朕对卢卿所言,深表忧虑。先不提有多少豪强大族玩弄手段,诸卿可清楚豪强大族控制有多少农奴?”

李瑄点了点头,又对诸宰相问。

农奴没有户籍,在皇权不下乡的时代,轻松隐于豪强门下。

只要打点好上面,就可高枕无忧。

摊丁入亩的福利,是与农奴无缘的。

那些还有户籍的佃农,也不可能获利。

除贱为良势在必行。

“数量不可估计,特别是安禄山叛军占领洛阳后,使一些豪强大族看到机会。”

“现户部虽还未彻查天下户口,但从赋税报告上,得知天下户口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,都远远落后于天宝后期。”

“何止百万户!”

“臣估计农奴人数,超过千万。”

李瑄任命的宰相都很实干,他们结合实际情况,给出明确的判断。

连李林甫、杨国忠这种自私自利的宰相,都会想方设法去搞一些豪强大族,增加赋税。更别说他们了。

谁都想成为创造盛世的名相,在史书上流芳百世。

这个时代,文武大臣对盛世的评定是文治。

所以秦始皇、汉武帝这些,名声一塌糊涂。

没有大臣夸赞皇帝的时候,用秦皇汉武去夸赞。即便用,也只会用秦皇汉武的武功,去渲染一个皇帝有煌煌文治的时候,又有赫赫武功。

连李隆基也是等到开元后期,建立文治以后,才开始“迈步汉武”。

“朕与诸卿颁布摊丁入亩,如此定然要陷入恶性循环。而且也使豪强大族继续剥削百姓,是以,朕准备除贱为良,放千万农奴,归拥土地。”

李瑄正式向宰相们提出除贱为良。

自古没有盛世会拥有数以千万计的农奴。

宰相们隐约明白李瑄的意思。

现在均田制破坏,郡县无地可均。

这些农奴被释放的前提,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土地。

“陛下要没收豪强大族的籍外之田吗?”

裴遵庆试着询问李瑄一声。

李隆基执政初期展开扩籍检田运动的时候,就是以没收籍外之田为主。

“籍外之田”是指在均田制下,未被登记入户籍册的额外占有的土。

在大唐的均田制度,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,国家会将每户应受田、已受田数额,以及所占土地地段、亩数、方位等详细登记在户籍册上,

是以,“籍外之田”多为贵族、官僚、豪强等凭借权势巧取豪夺非法占有,这些人大量兼并土地,却不将其纳入户籍登记,导致国家可征收赋税的土地减少,影响国家赋税。

年轻时的李隆基一眼就看透本质。

在贞观之治后,大唐的政局糜烂,土地兼并一度到达高峰,必然是衰落的趋势。

开元盛世的诞生,与检田扩户有直接关联。

问题是豪强大族已有防备,再没收一次籍外之田,或许能使财政增加一点,但终归是治标不治本。

“豪强大族尾大不掉,籍外之田,也只是他们占有田地的一小部分。他们动用私刑,恃强凌弱,草菅人命,又如何去看待呢?除贱为良一旦展开,豪强大族必须公布土地,公布农奴、奴婢数量。由朝廷进入审理,如果有巧取豪夺,草菅人命的事情,没收其全部家资,依法治罪。”

李瑄沉着冷静地说道。

如果真有大族只是努力经营,得来田产,也算他厉害。

如果只是土地兼并,没有草菅人命,动用私刑。可以只没收土地,从轻处置。

如果鱼肉乡里,被打上豪强的标枪。为祸者处死,家人流放西域。

“只是没收籍外之田,豪强大族不敢有怨言。陛下要直接审理其家资,他们必然动乱抗拒。”

刘晏向李瑄提醒道。

在这个时代,地方上许多大族豪强都不干净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