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时空穿越 > 大唐天将军 > 大唐天将军 第906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大唐天将军 第906节(1 / 2)

如果有百姓同意,他们会获得一片不小的牧场,最起码百亩良田。

当前,雪域高原的气候条件为历史之最。

吐蕃的崛起,与雪域高原气候变暖息息相关。

而这一切都将归属于大唐。

依照李瑄的计划,将雪域高原各个部落改为山河部,并学习汉字,儒家文化。

原本雪域高原的文学、典籍,都拿到长安去翻译。

以雪域大都护府为主,在雪域高原分九个州。

派遣汉人为州的行政长官,为彻底汉化雪域高原打下基础。

……

吐蕃和渤海、室韦、黑水靺鞨等,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大唐覆灭。

是以天下皆震。

不敢想象,大唐的疆域有多辽阔。

乾元二载秋,回纥大可汗磨延啜得到消息后,惶恐不安。

吐蕃没了,大唐在西部所有的长矛都将指向回纥。

磨延啜一直觉得李瑄有吞并草原的雄心壮志。

可现在的回纥,根本没有能力抗衡大唐。

焦虑,使默延啜大病一场,险些没有挺过来。

很难想象,他和李瑄同处一个时代。

磨延啜活在李瑄的阴影之下,现李瑄正值壮年,他却奄奄一息。

病情稍微好转,磨延啜再次派遣叶护太子携重礼出使大唐,表明山河易变,唯有回纥忠心不变,愿意世世代代为大唐镇守北部。

另外一个恐惧的无疑是南诏王阁罗凤了。

吐蕃灭亡,大唐可以从三个方向,同时出击南诏。

更何况是天可汗的军队,阁罗凤根本没有抵抗的勇气。

自与大唐的两次战争后,南诏迅速崛起,阁罗凤先后征服寻传蛮和骠国。

但面对大唐这个庞然大物,南诏如同蚂蚁一样渺小。

阁罗凤没有信心再去胜一次大唐。

他生怕一觉醒来,大唐的兵马已经攻入太和城中。

思虑在三后,阁罗凤让儿子凤伽异带着使团去长安朝拜天可汗,并将南诏最重要的宝物送上。

阁罗凤又写下亲笔书信,言天宝年间与大唐的战斗,为迫不得已。

他已经将战死唐军的尸骨收敛,祭祀埋葬,并在都城太和城立德化碑,表明自己有冤无处倾诉的苦衷。

南诏誓为汉臣,永不反叛。如果天可汗能够宽恕,南诏王阁罗凤愿意到长安负荆请罪。

相比之下,新罗稍有淡定,新罗王金宪英派遣使者再到长安,重申新罗的立场,再言新罗是大唐番邦附属,一心事唐。

还有天竺诸国,惊诧吐蕃这个庞然大物倒塌,大唐的疆域,正式与天竺接壤。

天竺诸国害怕唐军越过喜马拉雅山口南下,纷纷向雪域大都护府申请,带着国家的特产和贵重宝物,到长安朝拜天可汗。

天竺诸国一直与大唐建立有建议。

唐玄奘西行的故事,在天竺诸国有流传。

大唐的丝绸之路,也曾通过唐吐蕃古道,到达天竺。

而大唐征服吐蕃后,能更好的连通丝绸之路,让大唐的经贸直达南亚大陆。

在常衮赴任雪域大都护前,李瑄向常衮交代过雪域的发展计划。

最重要的一条,就是完善山河城至喜马拉雅山口的道路,与天竺诸国建立紧密的联系。

吐蕃灭亡的风气,对西域也有巨大影响。

曾经的吐蕃,一度对西域产生巨大威胁,也曾实际占领过西域。

现吐蕃覆灭,他们的心有一种不可言的感觉。

他们更忠心大唐,更敬畏天可汗,不敢来犯。

从河中到西域三十六国,各国国王,各部酋长,亲自启程到达长安,以祝贺大唐灭亡宿敌的名义到达长安。

波斯国王派遣国家的王储长途跋涉到长安拜见天可汗。

葛逻禄汗国、突骑施诸部等可汗、酋长亲自来长安拜见天可汗,沙陀族、坚昆等部,派遣继承人表达友谊,并见证天可汗的光辉。

白兰羌王、苏毗王、象雄王亲前往长安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