唉,她的家当啊,这缩水的速度也太快了。孔白正心疼不已却听叶冷秋说:鬼鬼祟祟的在干什么,还不快进出,知府大人等着你。
你也去?
怎么,不行。
行、行,她偌偌地回答,在官差的带领下,一行三人进了府衙。
知府府邸到底比知县的要气派,穿过一座颇具格调的小花园,来到一间书斋,古朴的梨木书桌后端坐着一位正在读书的中年人,面貌端正,满脸斯文,书卷气真是由内而外刺激着周围人的神经。
接到叶冷秋的眼色,孔白赶紧拱手弯腰施礼道:下官杨兴业见过知府大人。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望大人笑纳。说着将两百两银票放在了书桌上。
那位知府朱喜文轻轻地放下书,正好盖在了银票上,然后捻捻胡须微微一笑道:哎呀,原来是杨大人,不必多礼。你我深受皇恩,自当报效朝廷。如今天下纷争,列强环绕,我辈当鞠躬尽瘁做好本分。
啊?嗯,是是。孔白讪讪应道。这什么呀,二百两换了一堆废话,我是吃大户,这位直接黑吃黑。
朱知府又道:杨大人上任月余还不来本府处诉职,本官只好派人去请了。
下官初次、嗯上任,不熟悉业务。所以那什么,大人见谅。我本想这几日就来看大人的,真是不好意思,孔白这番话说得叶冷秋皱眉,衙役甲摇头。朱知府却没有丝毫介意,笑道:杨大人用心政务是我辈的楷模。他上下打量孔白,又用无比诚恳的语气赞叹道:真是百闻不如一见。杨大人一表人才,年纪轻轻就得皇上赏识,前途不可限量啊。
孔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,焦虑地想:这姓杨的这么有名?不会是什么文坛名家,武林高手吧?万一这家伙让我做个诗武个剑那我不是得露陷?我真得一表人才?也许、不是吧。
朱知府继续道:本官请杨大人前来,并不是要追究什么,而是有求于杨大人。
孔白恭敬道:大人请讲。
朱知府道:下马城一向治安良好。谁知半月前竟发生了一桩命案。唉,直至今日还是一点线索还没有。听闻杨大人神探之名,本官厚着老脸向杨大人求助,不知杨大人愿意相助吗?
神探?我?我就破过一件案子,主角还是牛,那还是偷听别人的主意。破命案?这。孔白偷看了一眼叶冷秋,后者依旧面无表情。还是推辞吧,自己的斤两还是知道的。拿定主意,孔白咽下口水道:大人,下官我实在是。
衙役甲突然接口道:朱大人,我们大人是怕有什么阻碍,您也知道这衙门里的事。我们大人初来咋到,只怕是。
朱知府眯着眼对孔白道:规矩嘛,还是有存在的必要。这样吧,此案准许你放手去做。本官鼎力支持,如何?
看到衙役甲拼命使得眼色,孔白只得硬着头皮道:下官我遵命。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