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h1>第100章</h1>
方鉴还站在大殿正中,不好大摇大摆离去,便微微躬身,恭送各位宰执。打头的便是左相范映。范映冲她微微一笑,以示亲近,方鉴是她这派的后起之秀,她自是喜欢的。后头的右相孟庭升虽是中立,但也喜欢方鉴这样年轻却忠心的臣子,亦对她点头。再往后的紫袍绯袍们则各有态度,方鉴倒也不甚在意,她也不是第一次站在这个地方,比起初次时的忐忑,已是从容了很多。直到高云衢走到了她面前。
不过短短一瞬,高云衢停顿了一下脚步,方鉴抬手向她行礼,高云衢点点头抬手回礼,而后与她擦肩而过,向外行去。
那交错无比短暂,外人看上去是极平凡的下对上的礼仪,可在高云衢出现在方鉴视线中的那一刻起,她便心如擂鼓,直到诸臣都退出了紫宸殿,方鉴才平复杂乱的心声,再次沉稳下来,向外走去。
那是师长,是上官,是同僚。记着,记着。她这般提醒自己。
但是埋藏起来的感情,有时候并不会在时间长河中消散,而是如同美酒一般,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发酵,待到日后再次启出,揭开封盖之时,掩藏在其中的浓郁酒香便会蜂拥而出,叫人立时便醉了。
*募役法:参考自王安石变法
*改自《明太祖实录》,原句:食禄之家,与庶民贵贱有等。趋事、执役以奉上者,庶民之事。若贤人君子既贵其身,而复役其家,则君子野人无所分别,非劝士待贤之道。是从《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》看到的,虽然发在言情区,但我觉得是无cp历史向,对明初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。
*孟子讲民本嘛,民贵君轻。
第57章 建言
高云衢对范映的新政心有疑虑,她特意寻了个时间登门拜访。范映已是知天命的年岁,上了年纪之后原本锐利的眼神平和了许多,看见优秀的后辈也是真心实意地喜欢。范家没出几个出息的子弟,她的儿女都不过中人之姿,虽是荫庇出仕了但官位都不高,反倒是幼弟家的女儿范听融有几分聪慧,叫她带在身边教导。
履霜来了。范映见她来,笑得慈眉善目,一边侍立的范听融亦对她行礼。
见过大人。高云衢一向敬重她,行礼亦是一丝不苟。
范映也不当她是外人,将手中的文书塞给她:来得正好,过来帮我润色一下这份文书。
高云衢便在一边坐了,逐字逐句地看,改得认真。好一会儿才重新抄录了一份,站起身捧到范映桌案上。
范映略翻了翻,便收了起来,问道:今日特意过来是有事要问我?
是。
那我洗耳恭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