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窗边穿着身黑色宽松外套的人摘下头上帽子,一头凌乱碎发出现,碎发底下偏冷淡的眉眼露出,过长的睫毛被窗外微光带出道虚影。
比印象里还要好看不少,或者说真人比镜头里的样子还要来得更有冲击力。
很好的人很刚好的光影,前面的摄影助理迅速举起了手里的相机。
拍摄还没正式开始,经纪人递过节目安排,给宋叙简单说了现在的情况。
这次的工作是参加一档音乐综艺,和当红顶流搭档。
节目采用的是前辈带后辈的随机组队机制,一共五队十人,现场会有邀请到的三百音乐评赏人进行投票,按照投票数进行最终的第一小队的角逐。
这是对外的说法。实际上出于各方面考量,节目支撑不了这种随机和不可控的投票带来的不确定性,内部有台本,组队搭配以及最终名次已经基本确定。
当红顶流是目前嘉宾组人气最高,商业价值也最大,基本锁定了第一。对方是大火组合的舞担独立出来转歌手,转型挺成功,但资历不够,作为歌手来说还是新人阶段,需要搭一个资历深的前辈才能顺理成章拿第一。
节目组原本是邀请了一个老牌歌手,结果歌手在国外没能回得来,节目开始在即,只能临时找人顶上。
但是时间太紧,加上台上表演的时候是全程直播,全开麦且无修音,没人应邀,最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上了他。
他虽然入行没超过十年,不算是资深前辈,但确实拿了不少大奖,获奖经历已经可以和一些老歌手比肩,和顶流对比起来确实算前辈,也有实力,适合来暂时顶上。
“别紧张,”经纪人说,“你只需要一轮游,撑到原定的歌手老师来就行。”
宋叙没紧张,只低头慢慢看着手里的行程安排。
看得出来时间确实很紧迫。两天的时间里他要补拍和其他嘉宾见面的镜头,同时还要进行一轮彩排二轮彩排和最终的演出。
不薄的一叠文件,行程安排后面是这次要和顶流一起唱的歌的谱子,是改编后的歌,和原曲有出入,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尽快抓住调子和歌词。
“伴奏我发你了,”经纪人也觉得时间太紧了,发完后在旁边说,“这歌好像改得挺有难度,这点时间能行吗?”
“还好。”
侧头戴上耳机,宋叙听着耳机里的声音,手指在纸张上无声打着拍子,侧眼笑说:“只要工资到位,这些都简单。”
第4章 你要喝这个吗?
时间紧任务重,去节目现场的路上的前半段宋叙了解工作安排,后半程就开始拍摄。
五官条件过硬,素颜上镜也很顶,助理只给他遮了下眼下一点熬夜造成的黑眼圈,之后直接就能进行拍摄。
节目在一个文创园拍摄,场馆已经布置好,下车的时候他见到了一众工作人员,简单交流后被带着去了休息室。
为了方便平时交流,他和搭档共用一个休息室。休息室会入镜节目,所以特别布置过,沙发茶几绿植甚至于一些乐器都有。
“这边等会儿会先补拍你的单人镜头,下午的时候有几个嘉宾会过来,到时候会涉及到拍一些你们沟通交流的内容,没有台本,随意发挥就好。这里是嘉宾的一些资料,你可以看一下。”
目前该拍的镜头拍完,其他人离开,经纪人海哥走进休息室,把手里的资料递过,说:“夏阳还在赶其他通告,应该会在今天晚上赶来直接参加一轮彩排,明天在二轮彩排前拍你们两个的镜头。”
夏阳就是搭档顶流的名字。宋叙点头,接过资料低头翻了两下。
嘉宾里居然还有几个熟人,很久之前在颁奖典礼上见过,似乎还交换了联系方式。
时间过了太久,之前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,没再多看,他放下资料,继续看谱子。
和经纪人说的一样,他在晚上将近十点,快要一轮彩排的时候听到工作人员说夏阳来了。
卡时间卡得十分极限,工作应该是安排得相当紧。
已经基本搭建起的舞台一侧传来一阵脚步声,走在人群中间的人比周围工作人员高出明显的一截。
很年轻,染着头偏白金色的金发,看上去明显带有青年人特有的意气和个人独一份的桀骜。
也不愧是年轻人,行程排得满满当当,连轴转也能扛下来,脸上带着些疲惫,但走路依旧带风。
宋叙多看了两眼,旁边经纪人注意到了,问:“对他感兴趣?”
“不是,”他两手揣进外套口袋里,说,“只是想说年轻人真有活力。”
经纪人不可思议地多看了他几眼,反复确认后说:“你不跟他一样都是2字开头的?”
忽略脸和声音,听这语气,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人跟他一样已经人至中年日渐憔悴。
已经对自己年龄没了概念,宋叙低头掏出手机看了眼年份,对照年份减去身份证日期,略微扬起眉梢:“好像也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