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女性文学 > 殿前弈 > 第117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第117章(1 / 2)

“如此看来,当年证据十分充足,完全指向温策延,为何最后的判决却是林温三将一道密谋通敌?”

齐远山再次沉默下来。

第90章

“王妃想知道什么?”

徐清视线落到他的手中,声音很轻:“我想知道,太傅知道的所有。”

宋太傅放下信纸,目光仍凝在上头,搭在桌案上的那双可见苍老的手下,压着过往十年的胆战心惊。

他不打算与徐清周旋来回,直接便就着眼前的信道:“所有拿回来的信都是温家长子温策延所写,十年前,我就是这般同陛下说的。”

徐清蹙起眉,追问道:“那为何林家也被定罪了?可是还有其他证据指向了林将军?”

“有。”

徐清心下一凉。

除了书信,确实还有其他的证据。

“不过是证实林将军清白的证据。”

话落,徐清却没觉得心底踏实多少,她甚至开始有些惶恐。

是了,惶恐。

若当年呈回来的证据不仅是指认温家的,还有能证明林青且并未与之一道通敌叛国的证据,为何最后皇帝的旨意里要一并惩处林家,叫林家一族只剩下两个年事尚高的人呢?

她隐约觉得自己好似触及了什么,在这之下隐藏的东西。

再开口时,徐清声线有些紧绷,“为什么……”

为什么。

宋太傅已年逾半百,这一生听过无数人问过无数声“为什么”,曾几何时他也问过为什么。

为什么世家忠心耿耿,皇权却容不下世家。

只是若他真问出这个问题,徐清大抵会直接告诉他,因为世家贪恋权势,一丝一毫也不愿放手,惹得民生怨愤,让皇权警惕忌惮。这才是矛盾所在。

可在宋太傅眼中,这些极高的地位和权势,是先祖随祖帝出生入死,开国建朝得到的,并理应传给后人的。而他们也一直践行着祖辈对沈氏的忠心。

说到底,每个人的身份代表了他们的立场,立场不同便无法共情。

但巧的是,徐家先祖自愿远离京城,自建国来徐家一直同先祖当年方至江南一带时与百姓亲近,这些年来也未与京城这些世家一般自命清高,自然比宋太傅更能共情些百姓。

“因为,这是陛下的命令。”

帝王要的从来不是所谓的真相,但凡可为他所用,助他达到所想的,都可以是真相。

宋太傅还记得当年他比对完字迹,小心翼翼地将书信和文章放在一处呈到梁文帝眼前,告诉他这些都出自温策延之手时,梁文帝面上的神情沉沉,没有知晓通敌叛国之人的愤怒,他的语调甚至很平静。

他问:“宋爱卿确定吗?”

梁文帝从头至尾都没看他呈上去的书信和温策延的文章,意味深长的目光凝在他身上,让他那句“确定”就那般哽在喉口。

自古帝心最是难测。

他隐约好像意会到了梁文帝的意思,却又不敢相信,更是不敢深想。

历史上曾有为击败敌国而使计在民间散布将军通敌的谣言,以让敌国皇帝疑心能将,最终将能将赐死而被亡国的故事。

作为文臣,他那时的第一反应是想劝一劝梁文帝,可触及梁文帝的眼神,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。

昔年先帝惩处覆灭了诸多世家,他曾以为是那些世家出现了不忠之心,他们触及了大梁的律法,所以先帝再容不得他们了。

可他那时躬身站在梁文帝面前,对上他别有深意地目光,才终于意识到,有没有触及律法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沈家已经容不下他们这些扎根百年的世家了。

“陛下没有明说,可他的追问,他的一举一动又都在告诉我,这堆信,不能是只出自温策延一人之手。”

林温三人都已经死了,纵使梁文帝不定他们的罪,他们也不会死而复生。是而梁文帝借着这堆信,搞垮了林家和温家,在官员的举荐下,提拔重用了那个将这些信送回来的齐远山。

闻言,徐清冷声:“所以宋太傅便做了伪证,用您毕生的声誉告诉天下人,这些信出自林温三人之手,他们就是通敌叛国导致大梁兵将死伤无数,导致边境民不聊生的罪魁祸

首。”

宋太傅长叹出一口气,“是,可我若不这般做,宋家便是陛下下一个要肃清的对象,我只是……想为宋家续命。”

林温案处置之时,温策行妻子的母家萧家也被拔了根。梁文帝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他,若是不愿做,这便是下场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